>>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怕得病反复体检VS不体检就不得病
怎样缓解你的“健康焦虑”
2019-12-18 06:32:19   
2019-12-18 06:32:19    来源:宁夏日报

  每到年底,各单位组织的健康体检相对集中,于是面对健康的“众生相”,也鲜明了些。

  银川市的小王看到体检报告中有两个项目箭头向上,于是惶惶不安,问“度娘”、寻医生、做检查,即便被医生告知“没有病”或“不严重”,依然不能完全打消担忧,甚至跑多家医院、做重复检查。“我爸妈就我一个孩子,我自己的孩子也还那么小,我不能生病的。”小王说,她坚信“早发现、早治疗”,因为一旦发生更复杂的局面,她根本应对不了。

  老莫恰恰相反,眼看单位通知的体检时间快要截止了,他却迟迟不肯去体检。去年一位老朋友的离世对他刺激很大。“也是年底,也是参加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体检报告建议复诊,可老朋友自走进医院后,就‘一站’到了火葬场……”提起这件事,老莫连连摇头,“他要是不体检,兴许就不会住院,就不会做手术,也不会连声招呼都没打就走了……我不要和他一样……”

  大李,则是完全不体检的。“我相信我的身体。”说着,他抬了抬胳膊,秀起了自己的肱二头肌。大李的健康法则是:肌肉护体远离病菌。所以,他每天步行两万步,有空就泡健身房。至于如此坚持的原因,他坦言:想做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生病。

  采访中记者发现,以上三位的表现并非个例。健康,似乎成了他们怎么关注都不为过的话题。对此,记者专程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认知行为疗法专家郭召良。“他们都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不论是频繁检查还是抗拒检查,都反映出对患有疾病的恐惧心理,都是健康焦虑的表现。”

  郭召良博士进一步解释,有健康焦虑、担心自己突然得不治之症的人,其实是在人格的深处相信自己的生命是脆弱的、是容易夭折的。因此采取“警惕”的补偿策略,认为问题只有发现得早,自己才能应对,如果发现晚了也就没有救了。所以他们会提高警惕,对身体过度关注,将身体的正常表现视为疾病的征兆,反复到医院去检查和治疗。而拒绝检查身体的人,好像不去检查自己就不会得病。其实,他们只是担心自己会面对有病的情形。回避检查也是基于“生命是脆弱的”的信念,只不过采取了“回避”的补偿策略而已。而过度关注肌肉锻炼的人,极易出于对身体的过度自信,而忽略掉身体释放的疾病的早期信号,因此并不提倡。中医讲,动以养身,静以养生。锻炼只强调了身体的部分,想健康长寿,还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郭召良博士说:“我们要知道,人不是脆弱的,但人也不是全能的。只要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保持健康长寿。”让自己健康的“正确打开方式”,并不是成天关注自己的身体表现,成天去医院确诊自己是否有病,而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现代的《健康心理学》说,要坚持锻炼身体,并保持良好心态。此外,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也很重要,诸如不抽烟酗酒,遵守交规安全驾驶、过马路不闯红灯等等。(记者 李静)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