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日渐寒冷,“三九天”如期而至。在各大医院的中医科,很多患者选择使用“三九贴”,以达到“夏病冬治”的效果。那么,“夏病冬治”是怎么回事,“三九贴”对哪些病症有效呢?记者采访了银川市中医院国医堂专家汪燕燕,就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了解。
汪燕燕介绍说,“夏病冬治”和“冬病夏治”源于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适用于症状夏重冬轻的慢性疾病。
春夏时节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由初生到完全外达极盛的状态,此时养生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预防或少生,甚至不生疾病。对于素有阳气虚弱的人而言,可在春夏季节服用人参、六君子汤等补气健脾的药物。久咳、哮喘、关节疼痛等阳气不足、秋冬易发病的人,则可采用针刺、灸法、中药敷贴和中药内服等方法补养阳气,达到预防冬季疾病复发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冬病夏治”。
秋冬阳气则由外达极盛状态转入收敛封藏,阴气偏盛,此时应顺应秋冬的收藏之气,注重养阴。入秋冬季节天干物燥,应少吃辛辣食物,选择润燥滋阴的食物,如百合、木耳、梨、葡萄、芡实、大枣等制成的药膳。对于体质阴虚的人,在冬季吃一些养阴之品如枸杞、麦冬、六味地黄丸等,可有效调整人体的阴虚状态。
“夏病冬治”常用的方法有药膳食疗、穴位敷贴、针灸耳针、中药汤剂、中药薰浴、药酒膏方等,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来辨证施治,阴虚的人在冬天应注意养阴,这样到了夏天,阴阳调和,原有疾病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咽炎、慢性胃炎、急慢性气管炎等,常易在夏季加重,这类疾病患者如在冬天通过合理中医药调理,便可加强和巩固治疗效果。
使用“三九贴”正当时
进入“三九天”,意味着寒冷的到来。许多人选择在这时贴上“三九贴”,达到治疗效果。那么,我们常听说的“三九贴”又是怎么回事呢?
汪燕燕说, “三九”即为二十四节气“冬至”后的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三九敷贴”指在每年三九天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达到祛除和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冬季用药物敷贴穴位不仅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贴的效果,还能控制疾病的发作,达到冬夏皆治,使患者获得更理想的疗效。
冬季天气寒冷,因此选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扶正祛邪,调补阴阳,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外邪,预防疾病,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
“三九贴”对这些疾病有效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等。
2.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3.妇产科疾病:
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
4.风湿骨病:
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等。
5.小儿疾病:
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厌食、遗尿等。
6.亚健康人群:
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等。
【小贴士】
“三九贴”贴敷时间
一九:2019年12月22日至30日
二九: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1月8日
三九:2020年1月9日至17日
“三九贴”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成人每次2至4小时,儿童每次0.5至2小时。若贴敷时感到局部疼痛较甚,灼热难忍,可自行揭去药贴。若贴药后无任何不适反应,可适当延长时间。
2.敷贴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
3.敷药当天建议患者不要洗澡,尽量待在温暖环境里,以免汗孔关闭,而降低敷贴效果。
4.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敷贴。辨证取穴是重中之重,取穴是否到位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5.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三年一个疗程。建议最好三年内的每个三伏天和三九天都要按时贴。(记者 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