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监控中心实时监控课堂教学状态。
“第一节课感觉不错,大家都提前进入到了老师的直播间等待上课。上课的时候,互动很频繁,老师点名回答问题,通过连接语音通话或者视频通话,方便快捷。有时回答错误了,线上的同学就用文字打出来改正……”宁夏大学新华学院2017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庞海鹏说。
这个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让庞海鹏更加懂得,如何在这个非常学期,利用“云课堂”安排好学习计划,让自己更好地成长。3月2日,宁夏大学新华学院线上教学“云课堂”开启以来,开展线上授课教师已有339人次,涉及课程312门次,参加线上授课学生19164人次。针对防控工作的不确定因素,新华学院对线上授课的329门理论课程涉及的299名教师组织A、B岗应急预案,安排282名教师交叉备岗,教师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线上集体备课。
学院《古代汉语Ⅰ》课程教师积极了解学生接收线上教学设备、网络环境,在测试过程中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优化选择更流畅、更方便学生操作的平台进行授课,充分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刘峰源告诉记者,在学生课堂反馈中可以看到,每次网络课程结束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在网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开课前,老师们制作了比平时现场课堂教学更详尽的课件,电脑、手机、耳机、话筒、摄像头齐上阵,并提前布置了预习资料,在班级群里开展课堂讨论,学生们用电脑或手机互相分享查阅到的学习资料,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线上教学有更多功能,例如回放、实时签到、课件分享、投票测试等互动功能。线上教学使我们不受疫情影响,在家中仍能按时开课,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也使我们对学习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即便是在家中,同学们也对学习有着认真的态度。”庞海鹏说。
为了确保 “云课堂”教学质量,部分教师缩短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和练习的时间(课堂测试题),增加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等内容,并随机抽选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院还成立了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小组,每天有一名院领导和各教学单位、教研室人员同步监督、同步听课,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拜星月在课后留言:疫情防控虽然给教学运行带来了一些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不管使用什么平台,我们的目标是唯一的,“扎扎实实上好一堂课”。
针对一些网络条件较差的地区学生,新华学院实施“人盯人”,组织代课教师电话联系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开学后组织线下补课,保证同步教学,一个也不能少。
“网络连接起课堂的两端,教师的点点滴滴感动着我们,而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感染着每一个教师。我们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学院的教师们竭尽全力,赋予各学科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呈现方式,不仅给学生更大的视野,也让同学们的线上学习更高效。” 拜星月说。(记者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