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最让家长头疼的是在孩子面临中考、高考的关键时刻,因为手机影响学习、引发家庭矛盾的案例不在少数,甚至因为干预不当造成极端后果。殊不知,要想解决好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要从3至5岁时抓起。
稍一留心便可发现,孩子最早接触手机,是在一两岁时,好奇地挤在家长身边,学着家长的样子用小手划拉手机,看着屏幕随着手动而变化,感受到无比的快乐。三岁之后,便是家长在忙碌、疲惫或是烦躁时,让孩子用手机看动画片来换得片刻安宁。当孩子把手机当做玩具、家长把手机当做电子保姆起,就为孩子未来的手机管理难题埋下了伏笔。
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就要在孩子刚一开始接触手机时为他立好的规矩,从监督和管理开始,逐步权力让渡。就如同给孩子定规矩说每天早晚要刷牙,家长会从帮助孩子刷牙开始,到陪在身边指导孩子刷牙,再到提醒孩子独自刷牙并监督时长、检查效果,最后逐步退出到完全不用管。使用手机也是一样,告诉孩子现在是动画片时间,可以用手机看一集,一集结束就要坚定地收回手机。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教孩子知道什么是网络安全,在监督下让孩子开始用手机上网,并对孩子用手机的时间做严格限制。只要在孩子5岁之前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进入小学阶段是能够做到在合理时间上交手机的。就如同对家长对孩子零花钱的支配、对时间管理的教育一样,从幼儿期的权威监督到逐渐放手,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能顺利过渡到自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仅要以身作则,同时要温和而坚定地执行,并且父母双方一定要站在同一条战线上,不能让孩子看到双方在家庭职能上有空子可钻。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如果家长过早地把使用手机的权力下放给孩子,到青春期后再以家长的权威来收回权力、限制使用,是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行为的。此时,就有放弃强硬的压制,以避免出现极端的后果。同时,争取跟孩子沟通的机会,鼓励孩子去自我管理,并为自己的行为来承担责任。
对孩子的手机管理问题,越早开始越轻松,但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太晚。如果,您对孩子的手机管理已错过关键时期、进入困难时期,不管多难,都要从容地面对当下。(作者:李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银川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