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场特殊的会议在灵武市荣昌绒业集团办公楼举行。
“希望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战略投资人引进、政策扶持、职工救济安置、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再加力、再支持,与法院一道稳妥有序推进两家企业的破产重整和清算工作,共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灵武羊绒产业优化升级、腾笼换鸟。”灵武市人民法院负责人周景远说。
当天,灵武市法院牵头召开灵武市羊绒企业破产案件工作推进会,灵武市人大、政府、工信局、招商局、金融工作局等单位主要领导,2家破产企业管理人代表以及企业负责人和案件承办人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为稳妥有序推进案件下一步的审执工作,集体把脉听诊、会诊会商。
2019年以来,全区各级法院加强与检察、公安、国土等执行联动单位的密切协作,继续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强化查人找物、失信惩戒和拒执犯罪打击,形成决胜执行攻坚强大合力。同时,集中开展涉党政机关、涉民生、涉金融案件等专项执行行动,不断强化执行联动配合,充分运用信息化查控手段,借助网络直播执行过程、“悬赏执行”“网络司法拍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等举措,营造出决战决胜执行难的强大声势。
多年来,由于部分被执行人恶意规避执行、隐匿财产,大量执行案件得不到有效执行,“人难找、物难寻”是造成法院执行难的主要因素。被告欠债不还,原告想起诉,但不知道被告具体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等,极大妨碍了当事人通过诉讼途径主张到期的债权。生效判决在手,但在执行中却发现判决书中所列被执行人与实际被执行人身份信息对不上,无法执行,案件需要重新审理。
但类似被告信息不明的尴尬,即将在平罗县人民法院成为历史。
平罗县法院与平罗县公安局沟通协调,形成了《点对点即时查询被告身份信息机制的意见》,于4月1日正式下发。该机制明确,起诉时被告身份信息不明的,原告可以书面向人民法院提出查询请求,人民法院在接到原告书面请求后,可以指派专人持相关证件到公安机关查询被告准确身份信息。
“该机制的实施,将使人民法院在案件审理中能够准确锁定被告身份信息,防止因被告身份信息不明导致的错案产生,也是从源头上解决执行找人难的重要措施之一。”平罗县法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执行工作涉及面广泛,内容复杂,执行法官在工作时,需要与众多相关部门打交道:布控备勤需要联系公安,处置不动产需要联系银行、评估公司、税务部门,限制高消费需要联系教育、市场监管、铁路等部门……
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印发《关于加强综合治理从源头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特别提到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中的重要举措“法拍贷”业务,鼓励将该项司法网络拍卖业务向全区推广。
2019年8月2日,金凤区法院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川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川金凤支行进行了“法拍贷”业务签约仪式。此项举措满足了参与司法网络拍卖竞买人“融资难”的需求,降低了司法拍卖的“门槛”,大大提高法院司法拍卖案件成交率和溢价率,提高拍品变现率,在全区法院尚属首家。截至目前,该业务已成功为5位竞买人发放贷款,累计贷款金额286万元。
张某申请执行邹某租赁合同纠纷一案,被执行人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法院多次通知仍未履行还款义务,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并冻结被执行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资金账户。经多次查询,线上划拨被执行人银行、微信等账户资金26万余元。案件涉及金钱履行内容执行完毕,双方当事人就其他执行事项达成了执行和解。(记者 张涛)
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法院干警在执行案件。记者 张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