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民生周刊
马娇:用爱发声
2020-04-15 09:47:23   
2020-04-15 09:47:23    来源:宁夏日报

<p>  马娇一边打着手语,一边为听障学生上课。</p>

  马娇一边打着手语,一边为听障学生上课。

  “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只盛有水的试管,试管有手指那么粗喔!然后连通电源,试管会有什么变化?”4月14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马娇正在详细地描述化学实验的流程、使用的仪器,隔着屏幕,4名视障学生正在靠听觉上课。

  “平时的实验课上,孩子们可以靠手来触摸仪器,对实验有更为直观的了解。”马娇说,尽管线上教学缺少面对面、手拉着手的交流,但是丝毫不影响视障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按照原计划,宁夏特殊教育学校于2月17日开课,受疫情影响,学校推迟学生返校,通过开展线上教学的方式,确保停学不停课。

  不久前,马娇因支气管肺炎住院,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进度,她带病坚持线上授课,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014年,马娇从宁夏大学毕业,进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入职后不久,马娇观看学生排练节目《你是我的眼》,“听障学生背着、拉着视障生,跌跌撞撞,做着不合拍的动作,却用心演绎出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渴望和憧憬。”马娇回忆,当自己哭着走出排练室后,她的心被某种东西狠狠戳了一下,暗自许诺:“我的生命将和这些孩子紧紧相连,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为听障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情景,马娇至今记忆犹新,尽管提前准备了许久,设想到许多可能发生的情况,但还是出了问题——马娇学的是新版手语,而学生们使用旧版手语,双方沟通出现障碍。请教同事后,马娇学会了一些技巧,如将难点逐字逐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把要表达的话输入在手机上。渐渐地,马娇和孩子们越来越默契,交流也越来越顺畅。在讲授重难点知识时,马娇的经验是有耐心、多重复。“孩子们需要用眼睛观察,我只有反复演示,才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面对视障学生,却是迥然不同的授课方式。课堂上,马娇会尽可能详细地描述每一个知识点。“经常用比喻的手法,让他们和熟悉的事物对比,从而感知新事物。”

  “希望在爱心的浇灌下,学生可以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马娇说。(记者 姜璐)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