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留守妇女:用脆弱肩膀扛起家
2019-05-16 06:59:46   
2019-05-16 06:59:46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劳务经济持续规模化发展,大量农村已婚青壮年男性常年在外打工,只剩下妇女们留守在家。“被留下”的女人们既要照看孩子,又要照顾老人,家里所有的粗活、重活几乎都由她们承担,她们用脆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

  相对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来说,留守妇女较少出现在公众关注的话题中。她们担当起了家庭和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角,由过去的“半边天”成了现在的“顶梁柱”。她们坚强的辛勤劳作,但在坚强的背后,却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无奈和心酸。

<p>  插图  何富成</p>

插图 何富成

  (一)

  张梅每天早上7时起床,给大女儿做饭、给小儿子穿衣洗脸,收拾屋子、准备地里干活行当。8时30分,娘仨准时出门,女儿去村小上课,儿子去附近幼儿园,张梅去地里干农活。

  独自抚养儿女、操持家务、料理农活,这样的生活她过了近10年。

  张梅家住彭阳县城阳乡沟圈村,33岁的她结婚已11年。结婚后,丈夫就出外打工,夫妻二人聚少离多。

  张梅家有20亩地,种着小麦玉米。前段时间玉米地里的地膜已铺好,这几天开始撒种子。

  地在山上,每次步行过去大概需要40分钟。

  4月底的天气,山上太阳已渐毒辣,皮肤久晒会微微刺痛。空旷山里,偌大田间,只有张梅一个人来回奔忙。“现在的农活比以前轻松,现在的日子也比以前好过。”张梅笑着说。

  2008年结婚后,张梅夫妻住在红寺堡,背井离乡、人生地不熟。孩子半夜发烧,丈夫不在跟前,张梅看着茫茫夜色,害怕得举足不前。“胆子小晚上不敢出门。”鼓足勇气走到门口,因恐惧又折了回来。张梅站在屋里,看看炕上生病的孩子,再看看外面的黑暗,她再次壮着胆子往出走,可到了门口,腿抖得迈不出步。她躺回炕上,搂紧年仅2岁的女儿,默默流泪。看着女儿发红的小脸,她再次下地穿上鞋,打开门冲了出去。“为了孩子,不敢做的事也要做。”从邻居家借来了退烧药,给女儿吃下后,张梅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那会儿的日子真难。”张梅说,地里干活,地头铺个垫子,把孩子放上面。她种一上午地,孩子就在地里坐一上午。“能自己解决的困难再难都能克服,但很多一个人没法干得活,只能找别人帮忙,欠的都是人情。”地里放水时间不固定,张梅遇到三次放水时间是零时、3时、4时。她家的地很偏僻,远离村落,半夜去地里必须得有人陪着。“只能找邻居帮忙看孩子,再找另外一个邻居陪我去地里。偶尔一两次麻烦别人还可以,经常找人帮忙,别人会烦。”邻居家有活张梅主动去帮忙,希望在自己遇到难事时能换来援手。

  2012年,张梅搬回了沟圈村。“村里要修建居民点,山上住户都搬到平地生活,我就从红寺堡回来了。父母兄弟姐妹都在跟前,方便很多。”

  地里忙不过来,可以喊嫂子搭把手;孩子生病去医院可以让兄弟姐妹帮忙挂个号。这样的生活已让张梅足够满足。

  “其实结婚前,我是不会种地的。”张梅说,农活全是婚后,公婆手把手教出来的。“刚开始在地里干活,手上全是血泡,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现在干几天农活都没问题。”

  谈及夫妻两地分居,张梅也希望全家团圆,但丈夫在银川打工要比在家附近打工挣得多,孩子还小很多地方需要花钱。她曾想过让丈夫回来,夫妻一起搞养殖、种植,但权衡再三后放弃。“我们这个小家,底子薄得很,经不起一点风险。”张梅说。

  去年,家里买了辆轿车,丈夫回家方便了。“回来还可以开车带着我和孩子们去附近转转,很幸福。”张梅说。

  她一直说如今日子已经很好,但讲起日子,眼泪却没有停过。

  (二)

  彭阳县城阳乡杨坪村乔彩梅和吴晓华是门对门的邻居,都是30岁,是被“留下”相互扶持的好姐妹。乔彩梅家有20亩红梅杏,吴晓华家种了6亩中药材,这几天正值农忙,两人每天都不得闲。

  乔彩梅丈夫在新疆打工,外出5年,回家次数屈指可数。留下70多岁父母、七八岁儿女和满山红梅杏由乔彩梅一人照顾。“这几天主要是锄草打药,种红梅杏比种玉米苦轻。”即便“苦轻”,20亩的地忙活下来,乔彩梅都会累得站不住。“前几天锄草的时候,一直低头劳动,时间一长头晕得厉害,一头栽倒在地,20分钟才缓过来。我靠着树坐了会儿,有点精神就赶快回家给老人孩子做饭。”乔彩梅说,“没人心疼,也不能说苦喊累,都是自己的活儿,都得自己干。”

  说话间,乔彩梅眼眶发红。但没等眼泪流下来,她赶忙换了话题,“不说这些,不说这些,说起来都是眼泪。现在都习惯了,习惯了就好了。”

  “5月份开始要打农药,她这几天身子虚,农药桶重得很,我就过来帮她一起干。”吴晓华说。

  村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迫于无奈,剩下的女人们自发形成了“互助组”,互相帮衬、安慰、照顾。姐妹们的帮衬,体力活可以帮忙分担,烦心事可以彼此诉苦。慢慢的,她们习惯了夜深人静的孤独,习惯了家里家外超负荷重担,习惯了任何困难没退路的无奈。可碰上孩子急病急灾,这些女人长期形成的坚硬外壳就会全部破碎。

  2013年年底的一天,饭后乔彩梅收拾碗筷,刚满1周岁的儿子在屋里玩。孩子走路还不是很稳当,把桌上的电热水壶碰倒了,滚烫的热水全部淋到孩子下半身。“当时腿上就烫出很多泡。”乔彩梅抱着儿子就往医院跑。路上,孩子哭得撕心裂肺,乔彩梅心在流血。到了医院,医生给孩子处理伤口,孩子在乔彩梅的怀里疼得直跳。“我宁愿是自己被烫伤。”乔彩梅说,“我哭了三天三夜,感觉泪都哭干了。唉,日子难熬,结婚前我136斤,现在瘦成一把柴,不到100斤。”

  吴晓华的丈夫三年前去了上海打工。这一年,女儿被查出先天性心脏病,由于治疗费用高昂,丈夫被迫离家。“女儿今年5岁了,现在病情相对稳定,平时吃药控制,医生说孩子还小,等到七八岁才能做手术。”吴晓华说。

  “2017年6月的一天,孩子突然病得厉害,气都上不来了,县医院医生建议去银川的医院看。”第二天,吴晓华带着孩子坐最早一班大巴车去了银川。当时银川下着大雨。她撑着伞抱着孩子四处找医院,七八个小时找了5家医院都说孩子病情复杂没办法看,晚上8点才在宁医大总院办了住院手续。”

  吴晓华很想随丈夫外出打工,但因为女儿牵绊,没办法离家。乔彩梅说,丈夫在外打工本就不稳定,如果把老人孩子都带出去,根本没办法生活。听说红梅杏近几年市场行情不错,她带着憧憬开心地说,“如果家里20亩红梅杏能收入五六万,我就把老公叫回来,我俩一起种红梅杏养家。”

  (三)

  虽是正午时间,屋内光线却有点昏暗。常年不通暖的房间即便是5月份,还有几分寒意。黄应霞坐在打孔机前,专心给桃核打孔。

  屋里充斥着机器“滋滋滋”的声音,堆放着桃核和各类桃核工艺品。

  黄应霞家住彭阳县宁馨花园,是小区小有名气的生意人,专做桃核工艺品。

  “虽然每天很忙很累,但两口子相互帮衬着,心里踏实得多。”黄应霞说。

  黄应霞家原在彭阳县城阳乡长城村,婚后丈夫外出打工,她带着孩子到县城。“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父母都不在跟前,全得靠自己。那时候我打过很多零工,什么苦活累活都做过。”

  时间固定的工作,工资待遇相对要好,但黄应霞没法做,要照顾孩子,她只能接散活。

  这样的生活虽已过去多年,黄应霞说起来还会哽咽。“那日子没法过,只盼着全家团聚就行。”

  2014年一次偶然机会,她跟桃核结下了缘分。“当时偶然认识了一个山东大姐,她建议我做桃核工艺品,她帮我销售。”

  桃核工艺品本小利大,黄应霞动了心思。她买了几千斤桃核放家里,开始学做桃核工艺品。“家里老人不看好,说彭阳遍地都是桃核,白给都没人要,我买那么多纯粹是赔钱。”

  黄应霞却信心十足,把在外打工的丈夫叫回来一起做。她从市场上买了几种桃核工艺品,回家拆开仔细研究,县里组织手工培训,她每次都去参加。边琢磨边试着做,刚开始一天连一个小物件都做不出来。“虽然以前没做过,但两口子一起摸索,心里就有底气。两人在一起,苦在身体不在心。”黄应霞说。

  山东大姐虽负责线下销售,黄应霞还开了网店。此前,她连电脑都没碰过,只能看着手机示范操作,一步一步学做网店。手机拍照上传、图片软件修图,但凡跟自己的生意沾边的一切知识,她都学。

  2016年收入五六千,2017年收入两三万,2018年收入五六万。45岁的黄应霞满怀激情往前冲。

  花瓶、坐垫、足垫、枕头等大物件如今已是信手拈来,夫妻两人一天就能做十几个成品。

  “今年我打算雇两个人,扩大生产规模,价格放低主要走量,先打开销路。”黄应霞侃侃而谈,眼睛里闪着光,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记者 智慧)

【编辑】:杨丽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