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盼 归——杨桂花一家38年的风雨寻亲路
2020-03-24 06:58:20   
2020-03-24 06:58:20    来源:宁夏日报

  在徐大雷的脑海中,不时闪现一件绿色小军装,那是他最早的人生记忆。

  他分不清那是看到的还是梦见的,一直挥之不去。

  38年后,跨越2000公里,徐大雷来到吴忠市利通区,在这里寻得了答案。

  “你3岁被拐走时,穿的是一件绿色小军装,领子上有红领章……”在利通区古城镇华瑞小区单元楼前,一位老妇人几步奔上前来,瘫软在地,抱着徐大雷痛哭。

  这位悲喜交加的老妇人,是徐大雷的生母杨桂花。

  母子连心,绿色小军装的影像在彼此心中都留下印记。现在它冲破时空阻隔,成为血缘之外联系他们的又一纽带。

  (一)

  如同祥林嫂一样,杨桂花无数次向人们讲述儿子丢失的故事——

  1982年4月17日,古城镇左营村,徐大雷那时还叫王小林。那天上午,3岁的他在家门口的街上玩耍,那里临近吴忠市汽车站,家中只有曾祖母一人,其他大人都在生产队田里种黄瓜。转眼工夫,王小林便不见了。

  第一时间,杨桂花与丈夫王自云发动亲属几十人,分成4拨奔赴本地和周边车站,却扑了个空。

  心急如焚,一次次找寻无果。

  听到一丝线索,无论是否可信,夫妇二人都满怀希望,几年下来足迹遍布宁夏各个县区。

  在女儿王小梅的记忆中,父母经常揣着借来的钱,背着借来的粮食和红糖,一趟趟去他乡找哥哥,却总是空手而回。

  “这些东西不是父母路上的盘缠,是要送给别人家,当作提供线索的报酬。”王小梅说。

  大儿子丢失时,杨桂花夫妇身边还有一个女儿,几年后又陆续生育了两个儿子。

  添丁进口,却无法添补母亲对大儿子的思念,内心依然被骨肉分离的痛苦啃噬着。晚上,她经常在哭泣中惊醒,以至于要和丈夫王自云分屋休息,怕打扰到对方。

  杨桂花时常拿出一张黑白婴儿照片凝视,经常捏拿的缘故,这张照片右上角已经缺失,其余部分褶皱纵横。

  2008年,王小梅从注册的“宝贝回家”网站上获悉,湖南有一男子有可能是她丢失的大哥,相关特征较为符合。听到这一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告诉了母亲,老人家欣喜若狂。

  最后,该男子与父母DNA比对结果只有88%的相似率,没有血缘关系。

  得知这一结果后,杨桂花跑到楼外大哭了一场!大悲之下,她的神志开始变得不清醒了。

  “父亲爱出去,除了散心,还抱着‘偶遇’大哥的侥幸。”王小梅说,父亲是在寻找一种心理安慰。

  2018年9月1日,王自云突发脑梗去世,时年67岁。生前,王自云常常叮嘱儿女:“一定要寻找到你们的大哥。”

  (二)

  尽管那件绿色小军装始终萦绕心头,但徐大雷并未据此联想到西北黄河岸边的家乡。

  他清晰的人生记忆,是从河南省兰考县的一个村庄徐姓人家开始的。

  7岁那年,徐大雷和邻家孩子打架,被对方骂是抱养来的。童言无忌,奶奶上门和邻家大吵了一架。

  从此,徐大雷模糊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回家的念头便“潜伏”心底。

  徐大雷说,养父母从来没有正面提及他的身世,他推测是为了“讨个男丁”。刚来徐家时他只有一个姐姐,后来才生下了小弟徐二雷。

  和村中其他同龄人一样,徐大雷小学还未毕业就不读书了。15岁那年,他走出兰考,先后辗转广州等多地打工,最后落脚在杭州长达10年,并办理了暂住证。

  随着年龄增长,“我从哪里来”“亲生父母是谁”越发困扰着徐大雷。

  听村里人讲,他的家乡在河南省博爱县一带。20岁那年,徐大雷以打工为名,瞒着养父母两次到博爱县找“自己”,人海茫茫,线索渺渺,无果而终。

  “徐家人都是很朴实的农民,待我很好。”徐大雷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爷爷奶奶吃粗粮,把白面馒头让给他吃。

  一方面想要迫切寻得生育他的亲生父母,一方面不想伤害抚养他的徐家父母——徐大雷充满纠结,从未向旁人吐露过这段寻亲历程。

  在养父母的帮衬下,徐大雷得以盖房娶亲,生育两个儿子后,生活压力陡增。从1994年起,他多数时间都奔波于沿海城市,在建筑工地打过工,为公司送过货,搞过售后服务。

  一次次午夜梦回,总有一个遥远的声音在召唤:回家。

  2019年12月12日,在兰考老家,徐大雷接到杭州警方的电话,告诉他初步通过与宁夏某夫妇的DNA比对,寻亲有望,通知他赶紧寄送个人血样及证明材料进行复查。

  经复查:徐大雷确系吴忠市利通区王自云、杨桂花夫妇之子。

  今年3月10日,他从兰考乘车出发,行驶840公里驶抵杭州后,第一时间赶到杭州市公安局复核。

  (三)

  和徐大雷对接的杭州市公安局民警,名叫董驰,负责汇总被拐儿童信息,帮助他们寻亲。

  2019年12月10日,董驰从公安部失踪儿童信息系统中获悉,杭州暂住男子徐大雷的DNA信息与吴忠市一对夫妇比对成功。

  2015年12月,徐大雷因在杭州市交通违法,个人DNA信息被采集入库,无意间播下了日后成功寻亲的种子。

  辗转获得徐大雷电话后,董驰与他建立直接联系,同时与吴忠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马林积极对接,获取到杨桂花及其子王小保的采集血样,与徐大雷的第一时间进行比对。

  一个月内,全家人轮番进行DNA比对,让王小梅隐约觉得大哥可能是找到了,当她按捺不住内心喜悦向吴忠警方求证时,马林笑道:“你们回家等好消息吧。”

  经最终鉴定,徐大雷与杨桂花具有单亲遗传关系,徐大雷与王小保不排除来自同一父系,倾向于全同胞兄弟关系。

  “血样比对DNA,按照正常程序,要几个月后才能得知结果。”董驰说,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科所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进行比对,一周时间便拿到结论报告。

  对于徐大雷的回家之旅,杭州市公安局也是温馨有加,不仅帮他预订了3月16日前往银川的机票,还计划派遣民警专程陪同。

  疫情原因,考虑到“寻亲团”来宁后需隔离会影响本职工作,杭州警方取消了一行人的预订机票,并劝说徐大雷耐心等待,不急于一时。

  没想到,这位41岁的“糙汉子”却哭了:“你们不去没关系,我是再也等不及了,哪怕被隔离,也要离妈妈近一些。”

  在预定起飞日期的前一个晚上,董驰帮徐大雷抢到退订航班的最后一张机票,并垫付了所有费用。

  3月16日中午,徐大雷如期登上了飞机,3小时20分钟后平稳降落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

  在航站楼,徐大雷顺利通过“健康码”检测,无须实施隔离。迎接他的除了弟弟妹妹的芬芳鲜花,还有吴忠警方的全程陪送。

  吴忠警方方面,马林是助力徐大雷成功寻亲的直接经办人,他负责寄送当事人血样,并牵头组织后续的警方接机、欢迎仪式等一系列活动。

  “找不到孩子,是老母亲一生的遗憾。”马林告诉记者,既然有了确凿线索,他就一定要想办法尽早促成。

  这一天,徐大雷终于参透了一生难解的身世谜团——家乡居然是从未踏足过的西北宁夏,一个过去在他脑海中难以激起半点波澜的地方。

  (四)

  不足100平方米的居室先后迎来数百位亲戚,他们从各地赶来看望“失而复得”的亲人。

  3月20日,徐大雷与家人来到父亲坟头。他喃喃自语,诉说着自己38年后的回归。

  少小离家老大回。徐大雷离家时还是呀呀学语的幼童,如今已是不惑之年,操着一口夹带着河南、浙江口音的普通话。

  儿子听不懂母亲的吴忠方言,母亲听不懂儿子的“串味”普通话。每次母子交流,都由王小梅翻译。母亲为儿子下厨做了盘肉拌面,儿子为母亲倒上杯热水,骨肉之情处处可见。

  第一眼看到徐大雷,杨桂花就确定是自家孩子无疑。她说,徐大雷与大弟王小军最为相像:都是方脸庞、大眼睛,简直就是一对“双胞胎”。

  王小梅告诉记者,通过一段时间相处,她发现兄弟二人就连性格都像一个模子刻的:心软、感性、急躁。

  徐大雷告诉母亲一个好消息,他的小孙子刚刚出生,她要做曾祖母了。

  看着儿子手机视频中的曾孙子,这位皱纹满面的老人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这次寻亲,徐大雷暂时没有向自己的养父母透露,想日后再向他们慢慢解释。他说,两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生育了他,一个抚养了他,不存在厚此薄彼。

  徐大雷的归途,才刚刚开始。(记者 杜晓星 苏 峰 实习生 马 磊 王金芳 文/图)

<p>  徐大雷(右四)和母亲杨桂花(左三)等亲人在一起。</p>

徐大雷(右四)和母亲杨桂花(左三)等亲人在一起。

<p>  母子相见,泣不成声。</p>

母子相见,泣不成声。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