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宁夏故事
聘请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49名,建立示范基地58个,对6900多名农村青年进行具体帮扶指导
银川市发挥“五老”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2023-09-13 07:38:55   
2023-09-13 07:38:55    来源:宁夏日报

  殷正勤(右)在田间进行种植指导。

  9月10日,讲完驱虫用药和冬灌前的各个注意事项,农业老专家殷正勤也不知道来电咨询者是谁。

  这样的陌生电话,殷正勤每天都能接到。农业专业毕业又从事了40多年农业工作,2012年退休后,殷正勤还是觉得自己离不开农业、农田和农民。

  在银川市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中有一批殷正勤这样的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农业科技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他们长期扎根在基层一线,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银川市充分发挥农业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技术和经验优势,使出“老友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年有热情、能吃苦、想致富,但缺少科学技术和技能的苦恼。

  于是,双向奔赴的齿轮开始转动。

  2011年春,永宁县聘请了农技推广研究员杨进宝、李留金,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高级畜牧师马怀玉等21名资深老科技专家,依托有机水稻种植、春小麦育种、肉牛养殖、设施园艺等5个类型的基地展开试点工作,对青年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老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圈舍,手把手给青年农民教技术、解难题,培养出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裘志新带领李前荣等年轻一代常年奋斗在育种第一线,培育出的“宁春四号”小麦新品种推广到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李前荣也成为小麦育种科技带头人。

  贺兰县农技推广研究员殷正勤等老专家成立了粮食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温棚果蔬种植等4支服务队,义务为青年农民开展科技培训和咨询服务,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十多年来,殷正勤先后建立种植示范基地6个,畜禽养殖示范基地2个,水产养殖示范基地3个,果蔬示范基地3个,辐射3个乡镇,服务面积1万多亩。立岗镇清水村青年农民马晓国在他的指导下,承包了18栋蔬菜大棚,每年收入10多万元。

  如今,殷正勤所在的这支服务队服务范围已超出贺兰县,辐射到全区。前不久,殷正勤来到石嘴山市平罗县讲课并提供科技服务。没有课件、不带电脑,殷正勤用农民能理解的语言把深奥的农业科技知识讲得通俗易懂。

  “这是我的电话,遇到疑问,随时打我电话。”每年开展30多场科技服务,这是殷正勤雷打不动的结束语。

  前几日,平罗县城关镇一农民种植的2亩韭菜得了病。情急之下,这位农民拿起电话拨打给了殷正勤。听完病症描述,殷正勤下了诊断书并“开”了两种药。他未挂断电话,又热情地给这位素不相识的农民传授韭菜如何高质量过冬的注意事项。电话那头,农民高兴地连连感谢。

  9月11日,73岁的殷正勤又来到了贺兰县金贵镇红星村。一下车,就直奔辣椒地。

  “今年,辣椒的高度控制得相当好!”听到殷正勤夸自己,贺兰县红星村八队宁夏众和绿源农业有限公司年轻的负责人嘴角上扬。

  对于宁夏众和绿源农业有限公司来说,殷正勤就像公司的一部“定时器”。2021年,该公司尝试种植樱桃,技术欠缺、经验不足,急缺科技大咖。殷正勤来了,何时施肥、如何打药、花期如何打理,每个时间节点前,殷正勤都会打电话提醒并进行技术指导。

  截至目前,银川市关工委聘请农业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49名,建立示范基地58个,对6900多名农村青年进行具体帮扶指导,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闯市场的新型青年农民脱颖而出,成为农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记者 乔素华 见习记者 马赛尔 文/图)

【编辑】:王小梅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中山南街47号宁夏日报新闻大厦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