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闲暇时间用点显设备学习课程。
学校生活照。
参加社会活动。
硕士研究生毕业。
借助盲杖出行。
黄莺(右二)与亚残运会志愿者在一起。
从无忧无虑的女孩到近乎失明,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到在读博士生,从普通人到亚残运会圣火传递者……
在黄莺的世界里,追求的不仅仅是光明,而是一次次挑战,一次次超越。在世人眼中所有的不可能,在黄莺身上都变成了可能。
这一路上的“乘风破浪”,都是为了能有更精彩的人生。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今年六七月份的一天,宁夏残联康复体育部的工作人员让我填一份资料,说我有可能被选为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手。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杭州亚残运会已经闭幕,可正在武汉理工大学读博士的宁夏盲人女孩黄莺,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很激动。
从初选到10月初的公示期,是一个漫长且值得期待的过程。终于,在10月中旬,黄莺正式入选杭州亚残运会火炬传递手名单。
“那一刻,我觉得幸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我!”
10月18日,黄莺踏上杭州这方人杰地灵之地,开始与亚残运会的“情缘”。
杭州亚残运会圣火传递历时3天接力5地,黄莺是杭州亚残运会富阳区第99棒火炬传递手。
19日,组委会开始培训火炬传递手。因为和前后棒火炬手有点燃圣火的仪式,黄莺总担心自己做不好。还好,她身边有来自浙江盲校的视障引导员陪练。
如何进行火炬交接、如何摆出造型、如何在传递路线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黄莺在心中一遍遍地“预演”。为做到零失误,20日上午,黄莺在视障引导员的陪同下再次来到演练现场,认真“观看”火炬传递手的视频,仔细琢磨每个细节。
黄莺说,即使她是视觉障碍者,正式进行圣火传递时,接火、摆造型、转身、起跑、再接火、摆造型,这些流程也必须做到行云流水。
“我还没跑够,还想往前跑”
10月20日下午,杭州亚残运会火炬沿着“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游线,从“潇洒桐庐郡”传到了同在富春江畔的“富春山居休闲富阳”。
黄莺作为第99棒火炬传递手,已经做好了准备。
“当与第98棒火炬传递手交接时,我感觉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还好有视障引导员的提示,交接顺利完成。”
这段路,并不长,五六十米,用时不足一分钟,而对于黄莺来说,这一分钟,弥足珍贵。在视障引导员的陪伴下,黄莺每一步都跑得稳健,耳朵里充满了欢呼声,内心被体育精神所填满。
“总觉得还没有跑够,还想往前跑,在视障引导员的提醒下,我慢跑、靠右、转身、接火……”与第100棒火炬传递手交接后,黄莺还沉浸其中,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演练间隙,黄莺也会主动走到围观群众身边,与他们共同感受亚运会、亚残运会给这座城市带来的魅力。“让我感动的是,火炬下方还用盲文镌刻了‘心相约·梦闪耀’的字样,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与亚残运会同在的力量。”
“盲人的世界,也可以丰富多彩”
对宁夏人来讲,黄莺这个名字并不陌生。2015年,她成为宁夏首位参加普通高考的视障学生,并以高出本地理科一本线85分的成绩,考取武汉理工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她究竟靠的是怎样的毅力?
两岁时,黄莺因高烧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双眼只剩下光感。
6岁,黄莺进入宁夏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在宁夏特殊教育学校,黄莺度过了小学和初中。求学期间,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给了她极大的帮助,她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自我管理。初中毕业后,她选择继续求学。经过不懈努力,黄莺以第四名的成绩考入青岛盲校普通高中部。
2014年,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考试机构要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便利,听到这个好消息,黄莺兴奋异常,暗下决心:一定要和普通人一样考上大学,并如愿以偿。
身体上的残缺,并不影响她成为自己的光。
在大学里,黄莺将课件拿回寝室,转化成文本文档,使用读屏软件学习。她每分钟处理文字的速度超过40字,几乎与一般人使用手机或电脑处理文档的速度一样。同学口述教学内容,她用盲文记录,再演算做题,形成了“口述—盲文记录—盲文学习—盲文解题”的学习模式,令许多人头疼的高数,竟然考了97分的好成绩。
“从立志要考上大学时,我就告诉自己,盲人所从事的职业不一定是单一的,也可以丰富多彩。”黄莺说到也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2019年,黄莺保研武汉理工大学政治学专业。
2022年6月23日,武汉理工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长杨宗凯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了全国首位参加普通高考进入“211”院校的她。当年,她即将读博的消息,得到了宁夏的父老乡亲的点赞。她被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成为博士研究生。
“我不断感受着残疾人的平等、参与”
一路走来,黄莺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帮助,她一直将这份温暖小心储存,并将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每到暑假,黄莺只要回到宁夏,便投入到宁夏残疾人事业中。
在“黄莺-盲着看看”抖音号里,她分享最多的是盲人怎样用手机、怎样借助盲杖盲道独自出行、怎样使用新的学习工具,她想帮助更多残障人士融入社会。
她也切实感受到宁夏近年来在残疾人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这几年,宁夏残疾人在体育、康复、就业,以及社会对残疾人的融合包容度方面,做得越来越好,给了残疾人许许多多的机会。从参加普通高考到保送硕士研究生再到考取博士研究生,我不断感受着残疾人的平等、参与、融合与共享,不断见证并受益于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宁夏有7.6万视力障碍残疾人,建成了全国首家省级视障文化服务中心。5年来,宁夏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筹集款物价值5412.2万元,为残疾人提供帮助,使他们有重塑自我的机会。黄莺是自强典型,她的这束光,照亮了更多残疾人,使他们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记者 手记
黄英采访黄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黄莺其实是新消息报的老朋友,从全国首位参加普通高考进入“211”院校的盲人学生,到保研、读博,乃至参加杭州亚残运会的火炬传递,她自立自强自信,活成了他人眼中羡慕的样子。采访初期,记者微信加她为好友,消息发出后,很快得到了回应。黄莺依旧谦虚:“是家乡给我这样的平台,才让我有今天的小小成绩。”(记者 黄英 本版图片均为黄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