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问题总是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历史和现实的矛盾相交错。深刻认识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正确把握宗教的活动规律,对于做好宗教工作十分重要——
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具体表现在:
其一,宗教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相互交织。宗教的社会作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所谓积极一面,即宗教的健康发展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只要正确地加以引导,确保宗教释放出和平、和好、和谐的正能量,就能够对社会起到正面作用。反之,一旦宗教特有的群体性被人利用,就会带来对抗性,破坏安定团结。而一旦狭隘民族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相结合,就会助长打着宗教旗号的民族分裂活动甚至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正因为宗教的社会作用具有这种两重性,所以无视宗教的消极作用,或者不适当地夸大宗教的积极作用,都是不对的;看不到宗教在我国的积极变化,一味地认为宗教主要起消极作用,也是不对的。
其二,宗教领域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当前,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同时,我国宗教领域也存在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往往同时并存,相互交织,非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容易升级转化成为对抗性矛盾,呈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其三,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相互交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宗教与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了既有一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又有一个民族信仰多种宗教,或一种宗教的信徒跨越多个民族的局面。宗教可以使民族更加具有凝聚力,但宗教也与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交汇在一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烈、冲突不断,往往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在我国,宗教与民族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尊重了他们的民族,对于维护民族团结有促进作用。但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也容易被民族分裂势力所利用,成为他们蒙骗、裹挟信教群众,煽动宗教狂热,进行分裂祖国活动的借口和幌子。
其四,国内宗教问题与国际宗教问题相互交织。宗教具有国际性,世界各主要宗教都是跨国界的宗教。我国的五大宗教除道教以外,其他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与国外的宗教有一定的历史关系。我国的宗教也不可能独立于世界而发展,必然受到国际宗教形势的影响。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国际间宗教交往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国际宗教问题对我国宗教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认识和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时,不能忽视国外的影响。
总而言之,做好宗教工作,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宗教问题的“三性”。对于宗教存在的长期性,要着眼长远,既不能试图用行政手段压制甚至消灭宗教,也不能对宗教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放任不管,而是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宗教问题的群众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平等地对待信教群众,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把他们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对于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一是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抑制其消极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二是要严格区分宗教领域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三是要正确把握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四是要善于用世界眼光观察宗教问题,把握趋势和规律,趋利避害,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国际形势给我国宗教以及宗教工作带来的挑战,注重提高我国宗教的国际影响力。(宁夏日报理论评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