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上的舆论斗争日趋激烈。一些人利用丰富便捷的资讯渠道,或发布虚假信息,或故意造谣,或放干扰弹,叫板主流舆论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的非常时期,如果高校不及时澄清谬误,不对舆论场进行良性引导,就会让错误的意识形态占据先机,势必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谬误不澄不清,是非不辨不明。就高校而言,新闻工作人员只有高举旗帜,勇于担当,构建起“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舆论引导场,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及时认清事实真相,辨明是非曲直,才能够开展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引领工作,凝聚更多的共识和力量。
如何营造“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高校新闻舆论引导场?
守好高校新闻舆论阵地是基石。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新闻舆论阵地没有真空,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去占领,必然被各种错误的思想舆论占领。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我们要打好主动仗,在舆论斗争“短兵相接”的地方,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拓展媒体阵地,在传统主流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空间等搭建新媒体信息平台,把中央的“天线”接入高校的“地气”中,做到师生聚集在哪类媒体,新闻舆论工作就做到哪里,坚决打赢新闻舆论争夺战,构筑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舆论防线。
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导向是关键。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于国如此,于高校更是如此。随着新闻和舆论之间的交集不断扩大,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传播主流价值观,对于那些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解构崇高、虚构历史等错误观点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激浊扬清,凝聚共识。高校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健全网上舆情分析制度,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积极稳妥地引导社会舆论。
勇担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使命是核心。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主流舆论与负面声音的较量,一刻也不会停止。新闻舆论战线始终处于真理与谬误、是与非交锋最前端,是辨别、防范、反击谬误的“桥头堡”“防火墙”“排头兵”。党把这一重要使命赋予新闻舆论工作者,皆因新闻舆论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因此,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把“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这一重要使命担当起来,敢于亮剑、专于发声、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时刻在路上,时刻保有一份底气、一份自觉、一份胸怀、一份敏锐、一份智慧。(彭建军)(摘编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