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这是全国除开顽固分子以外,一切的人都承认的。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队伍中,有由中国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组成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是相当的大,死了的不算,在目前就有几百万。这支几百万人的军队,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方面军,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但是光靠这个方面军是不够的,光靠了它是不能打胜敌人的,因为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谁呢?就是工农大众。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所以全国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一定要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和他们变成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是一支几万万人的军队啊!有了这支大军,才能攻破敌人的坚固阵地,才能攻破敌人的最后堡垒。拿这个观点来看过去的青年运动,就应该指出一种错误的倾向,这就是在过去几十年的青年运动中,有一部分青年,他们不愿意和工农大众相联合,他们反对工农运动,这是青年运动潮流中的一股逆流。他们实在太不高明,跟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不联合,并且根本反对工农。这样一个潮流好不好呢?我看是不好的,因为他们反对工农,就是反对革命,所以说,它是青年运动中的一股逆流。这样的青年运动,是没有好结果的。早几天,我作了一篇短文,我在那里说过这样一句话:“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标准,我认为是唯一的标准。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
·读书笔记·
这是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节选。在这个演讲中,毛泽东指出,现在规定每年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人民民主革命,快要进到一个转折点了。这次转变不是向着失败而是向着胜利前进。他的演讲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主体、革命的性质、革命的目的,使用了与新民主主义相联系的“人民民主革命”的概念。他认为,中国革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就是没有能够把全国人民充分动员起来。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应该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和广大工农群众在一起,这是检验一个青年是否真正愿意革命的唯一标准。关于知识青年必须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光辉思想,在当时就教育和激励了我国广大知识青年“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同工农群众、同人民武装相结合,投身抗日战争,使一大批青年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走进新时代,这一思想对于激励广大青年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依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