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2019.4.30第二十一期
2019-04-30 08:47:15   
2019-04-30 08:47:15    来源:宁夏日报

2.jpg

  编者寄语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更需要鼓足干劲、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用勤劳的双手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辉煌的篇章。为了让读者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内在联系,激励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特刊发此版。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重温这句简短质朴而又思想深刻的经典论断,尤感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蕴含“四个自信”

 res01_attpic_brief.jpg

神华宁煤集团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厂区。(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到“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事实证明,伟大事业总是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视察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建设现场时,发出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时代强音。这句话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典话语,蕴含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蕴含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在近代中华民族危亡时刻,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带领人民以艰苦卓绝的战斗使民族走向独立自主之路,以热火朝天的劳动使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以敢想敢干的进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守正创新的奋斗使中国在现代化征途中大踏步迈进新时代。道路自信,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大幸福的康庄大道,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走向的现代化之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当代中国的发展之路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激发人民铆足干劲、勤勉敬业,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通途正道。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蕴含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在落后农业国释放出真理伟力;引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时代发展特征,结合中国人民在改革发展中奋斗和实践,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论自信,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加深了全世界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肯定。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蕴含制度自信。制度选择于实践,根植于历程。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到全世界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为了改变民不聊生、民族危亡命运,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艰辛探索,没有找到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力制度。在救亡图强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勇于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抓好重大制度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力日益增强,人民更加幸福,国际地位越加重要。制度自信,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人民当家作主,才能集中力量战胜一切困难,创造人间奇迹。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蕴含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道德”润泽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灵丹田,“仁”被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原则,世世代代奉行“力行近乎于仁”,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与“力行近乎于仁”实现了古今智慧观照,犹如真理一样光芒四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展现了中国人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注入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前进定力。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实干苦干的奋斗,重塑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自信与从容,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携手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力、引领力、影响力,全球掀起了“汉语热”。文化自信,使中国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容坚定向着美好生活高歌行进,润物无声向世界诠释和传递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所蕴籍的满满正能量和奕奕真善美。(作者刘建新:自治区政府研究室) 


领导干部应当做“行动先锋”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联想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29日来宁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视察时提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再一次说明领导干部的奋斗意识、精神境界和担当作为,对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

  坚定的政治信仰,是“行动先锋”的魂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具有导向性,是共产党人实干、行动所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领导干部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将理想信念内化为坚定的意志,外化为行动的动力,并由此产生干事创业的磅礴精神力量。正是拥有这样坚定的政治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他从政30多年的历程中,日夜兼程,在他所主政的各个地方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深入群众、真抓实干,用真心、使真劲,以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激情,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决策、采取不同措施、推行各项符合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语重心长的教导干部:“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要把自己、把眼前看得太重,看得太大。也不能因为难以在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就什么都不做,不能因为自己轻如鸿毛而妄自菲薄。”习近平同志是这样叮咛党员领导干部的,也是以这样的信念,夙夜为公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一步一步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习近平总书记以自己多年勤恳踏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广大干部树起了一面“行动先锋”的实干旗帜。

  “行动先锋”的价值取向,是为以人民为中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共创历史伟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四个自信”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保障,丢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就失去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前提,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失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力量;“行动”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干才是成就一切的根本方法,“行动”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干出来的。”而“行动”的效果如何,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其标准就是是否 “为人民群众所满意”。(执笔:王志岚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新时代如何实现新担当新作为

  核心提示

  领导干部作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关键的少数”,必须在新征程上勇于新担当,敢于新作为,发挥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点带面、以上率下的关键作用。

  新担当新作为要以学习为基石。唯有搞好学习才能真担当真作为。新时代,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历史进程中,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大兴学习之风,为担当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使命积蓄力量。领导干部承担着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其学习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要从治国理政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作为履职的一种责任和义务。要正确把握学习方向,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在学习过程中,要学思结合,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强化问题意识,增强责任担当。还要注意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既要向书本学,也要向实践学;既要向群众学,也要向专家学;既要学习国内,也要借鉴国外,切忌附庸风雅、浅尝辄止、故步自封。

  新担当新作为要以实干为要义。唯有干在实处才是真担当真作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领导干部必须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踏踏实实做好工作,走在时代前列,用奋斗开创美好的未来。

  领导干部要做实干家行动派。一是树立崇尚劳动的观念。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二是抓好工作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领导干部必须自觉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工作,善立愚公志,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亲力亲为、善作善成。三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实干精神,带头勤奋工作、踏实劳动,增强同劳动人民的感情,坚决遏制“四风”问题,坚决消除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语言腐败”现象,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新担当新作为要以机制为保障。唯有完善机制才能让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热情尽情释放。必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要健全促进和保障领导干部担当作为的制度机制,把《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落到实处,为新担当新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保驾护航。要大力选拔使用勇于担当的干部,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按照好干部标准选好选准干部,突出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旗帜鲜明鼓励善于作为的干部,通过选树典型、提拔重用、经常性谈心谈话等激励干部奋发作为;大张旗鼓褒奖实绩突出的干部,综合运用评优评先、考核奖励等方式,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确保各项待遇落地。要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突出政治考核、作风考核和实绩考核,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经常性考核,注重跟踪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考核实绩突出、群众公认担当有为的干部提拔重用,对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进行调整、免职和惩戒,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要坚持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法依纪、容纠并举等原则,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为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勇于改革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环境,切实保护干部新担当新作为的勇气、锐气和正气。(韩宪洲)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丁冬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