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优化营商环境:借鉴外省市的好做法
2019-08-06 06:36:44   
2019-08-06 06:36:44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涌现了一批好做法,这些典型经验为推动各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有益启示。我区的营商环境,与发达省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改进空间很大。为此,宁夏必须积极借鉴国内外优化营商环境的有益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加大改革力度,有针对性地出台一批硬举措,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制度改革,协同联动,推进投资环境优化

  浙江省自2017年以来,以国家投融资创新试点省建设为契机,深化标准地、承诺制、政府代办、流程简化优化等配套制度改革,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最多跑一次”。浙江省正是按照“制度+技术”双轮驱动的思路,通过制度改革,坚持前期服务系统化、土地出让标准化、改革措施集成化、流程监管数字化,全省上下通力合作,以改革组合拳的方式形成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优化的浙江模式。

  聚焦政策的融贯性建设,从制度层面优化营商环境

  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表明,优化营商环境必须重视政策的融贯性建设。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深圳市从自身的发展困境和外部环境出发,从顶层设计上提出了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再到“深圳标准”的发展思路,对营商环境改革进行系统谋划设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力求政策的连续性,一张蓝图绘到底。政策的互补性在各政府部门以及区域间的具体行动中也有体现,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深圳不仅出台了工作方案,还制定了产权保护条例,这既是对深圳市总体规划措施的具体化,也体现了纵向的互补。这些政策和改革措施之间相互协同,紧密配合,层层递进,对优化深圳市整体营商环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聚焦金融、技术和人才三要素,重视软环境建设

  根据近年来我国各省区市营商环境评估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各地营商环境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因此,各地重点围绕影响软环境的三个关键要素,即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和人才发展展开激烈竞争,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如在技术创新方面,山东省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加大研发投入后补助实施力度,极大激活了高科技企业的活力。苏州市首创了综合金融服务,建立了江苏省首个征信体系试验区,专门服务创新企业。长沙市建成了湖南金融中心,入驻300多家机构及配套企业,该市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外资吸引力三项指标均大幅提升。苏州市设立“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名单,对入围的企业给予稽核等多种政策减免,激励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宽松的人文环境。当前,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在软环境建设上要持之以恒,避免短期形式主义。

  聚焦企业关切,为民营企业发展减负助力

  营商环境好的地区都非常重视企业诉求的收集、反馈和解决,普遍建立了企业诉求处理机制,特别是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如运营成本高、社会信用不佳、竞争环境不公平等问题,积极对接,主动作为,全力解决。如,上海市建立了企业诉求跟踪问效机制,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专门出台条例,特别是推出小额票据贴现中心,成立了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成都市专门出台意见,设立了2亿元的新经济天使基金和100亿元的新经济发展基金,为新经济提供高效快捷全程的融资服务,以切实行动加快新经济发展。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瓶颈制约,提升了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提振了企业干事创业的信心。

  聚焦营商环境评估,对标先进,补齐短板

  凡是营商环境一流地区都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评估工作,而且及时跟进评估结果,对标先进,查找问题,提出优化改进的措施。宁夏要借鉴这些地方实践,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全面、客观、动态地组织开展全区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对标一流,找准差距,注重借鉴,探索更多切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开展营商环境评估,要鼓励企业家提出意见建议,让企业成为评价的主体,及时回应落实整改措施。要定期发布宁夏区域营商环境指数,做好评估与改革的有效对接,最终实现以评估推进改革的目的。 (执笔:杨永芳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