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靠什么加快推动产业转型?靠什么迈过高质量发展的坎儿?只能靠创新,而创新必须靠人才。可是目前,缺乏人才并不仅仅是某一个行业面临的难题,而是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地方和单位,出大招花重金“招贤纳士”,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之下,一时间英才云集。在引才成本不断攀升的同时,人才发挥作用情况却与预期相去甚远。机制不活的无形羁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缺少公平的竞争环境、捉襟见肘的发展空间……这些都让人才难以施展才干,最终会再次远走高飞。
笔者想起曾经采访时,我区某国企单位一位项目负责人讲述的引才困境:为了一个创新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单位从外省高薪聘请了两名工程师参与项目建设,可因为种种原因,项目迟迟不能启动,好不容易等到项目实施,两名工程师提出的创新方案却得不到有力支持,最终两人相继离开。其实,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优惠政策的确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的集聚效应,但简单地拼资金、拼优惠政策,已很难形成持久的人才吸引力。尤其在高层次人才的去留上,薪酬已不再是关键因素,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才的去留走向。只有持续倾听人才需求,帮助其打通干事创业所面临的阻碍,令其舒心、安心地创新创业;着力破解束缚人尽其才的体制机制瓶颈,不断加大在人才政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力度,才能最终成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乐土。
在打造良好人才生态上已经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一直以来,有人把硅谷比喻为“热带雨林”,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前去创新创业,又为其提供充足的养分,催生和滋养出一个又一个创新的“种子”,孕育了一批世界知名的领军企业。实践证明,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要走创新发展之路,首先要重视创新人才的聚集,对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单位来说,亦是如此。有一流的人才方能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有优秀人才的源源会聚,还必须要留下人才。这也要求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引才政策确实必不可少,可只有建立起良好的人才生态,才能打造持久竞争力。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人才争夺长期化、常态化后,短期靠补贴、中期看政策、长期还要看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须以一流的人才生态为依托。只有营造一流人才生态,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让人才拥有“如鱼得水”的环境,才能让更多人才向往、融入、扎根。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落户、住房、资金支持这些优惠政策固然诱人,但从长远看,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更体现在看不见的人才生态上,如“清”“亲”的政商关系、完善的公共服务、公平公开的竞争规则、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等,这些因素才是真正构筑人才高地的决胜密码。只有在打造良好人才生态上下功夫,栽下真正引才的梧桐树,留下更多的人才,才能为推动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尉迟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