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19-09-03 07:10:17   
2019-09-03 07:10:17    来源:宁夏日报

  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讲述五星红旗的故事。

  五个故事,五面国旗。从《红岩》小说中的狱中绣红旗,到第一代“攀登者”将五星红旗插上珠峰之巅;从海口舰“身披”国旗护航深蓝,到“嫦娥人”历经上百次试验只为把五星红旗带上月球背面,再到老校长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爱国课一上就是70年……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信仰和力量,见证了中华民族一次又一次的腾飞,也把红色基因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

  “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未来的指引,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立起了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翻开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正因为耀眼夺目、深沉厚重的红色基因,一代代中华儿女有了冲锋陷阵、改天换地的力量和底气,才能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已然无法感知战争年代的残酷和那个年代的信仰。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红色基因蕴含的力量永远不变。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唯有不断回望历史,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中,去体会“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誓言、“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的坚定信念、“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凛然正气,才能让红色基因在不断传承中,融入血液,根植于心,成为我们勠力前行的不竭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尤需讲好红色故事。长征时期,红军战士周广才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的故事为什么感人至深,就是因为它展示着信仰的力量,表达了一心跟党走的坚定意志。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比比皆是,如半条棉被、朱德的扁担、血染的党证……重读这些故事,我们能读出如磐的初心、如山的信仰,能读出党的红色基因,更能读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内在力量。讲好这样的红色故事,就像打开一扇窗,既能让人们了解到那段红色历史,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也像种下一粒种子,激发人们的情感认同和内在共鸣,进而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

  这,或许就是开学第一课以国旗为讲述主线的考虑所在。

  但,我们更需明白,传承红色基因并不仅仅是新学期的孩子们需要的,它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位、身兼何职,都需闯关夺隘。惟有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才能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推进。这样的精神从哪里来?就从红色基因来。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让其流进血液、融入骨髓、代代相传,不断锤炼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就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成的!(严霜剑)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