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今天,我国境内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族名。同时,56个民族又有着一个共同的族名——中华民族。尽管我们在语言中都用“民族”这同一个名词,但它可以指不同层次的实体。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同属于一个层次,他们互相结合而成中华民族这一民族实体。我们说中华民族是包括56个民族的高一层次的民族实体,并不是说“中华民族”就是把56个民族简单加在一起的总称,更不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主观认定。在“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实体里的各民族,都具有高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互关联,客观上形成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早在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就已经共同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雏形。两千多年来,尽管有分裂、有纷争,但是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是各民族人心所向,是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华各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甚至兵戎相见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了交融一体、繁荣一体的自在的中华民族实体。特别是近代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把中国各民族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在近代反侵略、反分裂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变成了一个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强大的民族,拥有了全新的意义,成为中国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抚今追昔,各民族都为共同缔造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倍感骄傲,都为共同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而倍感自豪,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激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王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