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在革命文化中解读初心密码
2019-10-22 07:59:24   
2019-10-22 07:59:24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初心”,并勉励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中的价值诉求和行为规范,是起始点上的奋斗初衷,是寻梦路上的理想诉求,是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本质而言,初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共产党独树一帜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国共产党人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精神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集中体现。应该说,革命文化,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是孕育、涵养、承载初心的土壤。

  革命文献是初心的重要标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文献浩如烟海,这就为探寻党的初心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和资源宝库。把握革命文献既应总揽全局,又要提纲挈领。中共一大和二大是建党初期最早召开的两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最早宣誓和郑重表达,因此可以作为解读初心的首要关注重点。在中共一大的革命文献中,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党的诞生成为中国近代以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命运的根本政治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这一理想在一大文献中有着鲜明体现,一大文献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原始形态和最初表达。中共二大通过了九个决议案和第一部正式党章,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二大文献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除了明确党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还根据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此党的初心在奋斗目标上更加细化、具体化、中国化和时代化,此种变化和变化背后的诸多细节皆可作为研读初心的重要信息。

  革命理论是初心的方向指引。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引领党践行初心的智力支撑。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初心的方向指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既要关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革命道路等,还要关注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原始文本,如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密切相关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把握党的初心的前进历程,除了要对理论和文本进行深入解析,还应该挖掘和梳理理论和文本背后的信息资源,从而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全面详实立体地展现出来。

  革命精神是初心的前进号角。“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先进优秀的看家法宝、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走向胜利的政治优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不懈奋斗,逐步形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重要革命精神形态,这些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整体而言,革命精神包括忠诚信仰、必胜信念、英雄气概、坚韧品格、务实作风、创新精神、为民宗旨、奋斗传统等内容,但对于每一种具体的革命精神来说,又具有其别具一格的个性特征。应该说,革命精神是初心的源头活水,也是初心发展历程中的前进号角。革命精神本身的生动、丰富和深刻性就使初心解析具备了巨大可能性和无限张力,革命精神所承载的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使初心探究更能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动人心弦。

  革命作风是初心的行动准则。革命作风,是党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优秀精神品质的总称。革命作风的形成,既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同时更是中国共产党党建和革命经验的历史总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革命作风为党的初心护航定向,是初心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使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旅程中能够百折不挠,不断向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三大作风使党在纷纭复杂的革命形势中首先能够实现自我审视、自我评估、自我修正,保持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同时通过建立与人民群众紧密关联的党群命运共同体来赢得民心民力,在此基础上,将科学理论与中国国情、中华文化相结合,进行中国化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推进。

  革命遗址是初心的行动轨迹。革命遗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实物见证,是中国共产党初心演进的重要物化载体。革命遗址既包括革命行程中遗留下来的旧有经济活动场所,还包括旧有的生活、军事活动场所及名人故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行程万里,革命胜迹在广大地区星罗棋布,因此这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也是一座潜力无限的资源宝库,是研读中国共产党特定时空当中初心使命的重要媒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来到河北阜平、河北正定、山东临沂、福建上杭古田、陕西延安、陕西照金、贵州遵义、上海及浙江嘉兴一大会址等地,追寻革命胜迹,感受初心意蕴。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之旅”说明了革命遗迹与党的初心的重要关联,也为初心探析提供了重要线索。

  革命英烈是初心的厚重基石。“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尊尚英雄是人类一种最深沉的情感。”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无数英烈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构筑起不朽的精神丰碑。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我国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民族复兴的接力勇士。在这一群体中,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有名可查的党员烈士即达370万之多,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精神伟岸的英雄群体,他们用铁血丹心集体打造了有关初心的厚重基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位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和身体力行中。正因为如此,初心叙事应聚焦党员英烈群体,关注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追求,关注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斗志,关注其“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关注其“人间正道是沧桑”伟大胸襟和奋斗品格。

  “党的初心源于历史、跨越时空,赓续绵延、永不褪色。”初心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软实力。不忘初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长风破浪的方法准则和实践指南,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和精神航标。 (杨红星: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p>  (图片来源于网络)</p>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