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基层减负切忌“一阵风”
2019-11-19 06:33:51   
2019-11-19 06:33:51    来源:宁夏日报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自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至今,已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也昭示着基层减负年还有不长的时间就要结束了。

  回看基层减负年的情况,从中央到各地都出台了不少硬措施、硬标准,可以说掀起了一股“基层减负”的热潮。而我区也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具体措施》,颁布了“减负30条”措施,从大幅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材料、精简督查检查考核以及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具体目标,最大限度为基层松绑减负。从现实情况来看,文件和报表大幅精简了,会议和检查大大减少了,不少基层干部也从文山会海中解放了出来,下乡同群众交流交心的机会多了,可以说是充分释放了基层干部的“生产力”。

  减负年取得这样的成绩,干部和群众自然是一片叫好,但同时也有一些担忧的声音:减负之所以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基层减负年的确立,现在减负年马上要结束了,会不会活动结束了,文山会海又反弹了?

  干部们有这样的顾虑和担忧,在所难免。我们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基层工作,实际上,基层既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最后战斗堡垒,也是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基层工作不仅内容繁多,而且任务艰巨。但是长期以来,反弹回潮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的“痕迹管理”、花样繁多的督查检查消耗了基层干部的大量精力,这些无谓的事务缠身,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忙得搞不成调研,办不了实事,甚至回不了家……基层干部需要减负,但更需要年年减负,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重心移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革弊祛疾,亦非一日之功。基层干部对于无谓事务缠身的抱怨不少,要想改掉这一多年积弊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即便现在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并不代表这一问题就已经彻底解决了。对基层而言,减负是项大工程,是保障基层干部能够集中精力干事创业的重要工作,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基层减负不能搞“一阵风”,更不能搞见好就收,而是要将其当作一个长效活动,锲而不舍地整治形式主义、驰而不息地纠治官僚主义,只有日积月累、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才能防止形式主义回潮反弹,才能真正将基层减负工作落于实处、形成长效、变成常态。(宫炜炜)

【编辑】:杨兆莲
【责任编辑】: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