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不把行业知识掌握个差不多,不及时充电,就难干成事,但也有个别人吃老本,不以为然。区别大得很,就拿驻村扶贫来说,懂产业就干得非常顺手,不懂的去了就抓瞎。”日前,提及学习培训,我区一位驻村扶贫干部如是说。
听这段话,笔者不禁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全体党员干部:现在,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在我区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此为戒,抓紧学习,迅速提升本领。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说,贤明的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让别人明白。当前,大多数党员能深刻认识到,在新知识和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信息爆炸和知识倍增的新时代,只有不断充电,才能成为业务的行家里手,才能在工作上有突破,有创新;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学习,就难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就无法适应新形势、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争做“贤者”的大有人在,但“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也不乏其人,比如有的不学无术乱作为,有的学点皮毛瞎指挥,有的看似学习实则“出工不出力”……凡此种种,他们干事创业或遇到问题和困难躲着走,或用老经验、老套路、老办法来解决和处理新问题,久而久之,势必会在关键及重要问题上出现延误、错判、盲动等现象,进而“贻误工作、贻误大事”。这种现象不遏制,就会助长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消极落后思想,还会损害群众利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章明确把认真学习列为党员义务第一条,目的就是让党员干部都能成为“贤者”,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认真学习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更是党员义务,是政治责任,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形成“必须学”“我要学”“学到老”的自觉。学习要坚持问题导向,党员干部要在学习中积极树立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理论、带着问题学本领,努力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学习机制。要学以致用,党员干部要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把知识本领用在合适的地方,产生应有的价值。总之,党员干部只有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让自己茁壮成长,才能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