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势汹汹,形势严峻复杂。当此阻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如何做才能打好这场阻击战?
日前,自治区党委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求,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抛弃速胜的幻想、坚定必胜的信心,消除失控的焦躁、保持可控的定力,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的进取,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
底线是质变的临界点,也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坚持底线思维就意味着,在防控疫情这场攻坚战中,我们既要步步为营,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基层调研,科学研判形势,精准把握疫情,凡事以底线为界、从最坏处着眼,做好应对战“疫”的一切准备;也要立足底线,知道最坏的可能是什么,进而对防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和各类风险点,能保持清醒头脑、逐一甄别,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哪怕惊涛骇浪也能“乱云飞渡仍从容”。
当前,疫情防控还处在十分紧要的关头。虽然这几天陆陆续续有痊愈患者出院,给前段时间以来始终处于紧张和不安情绪中的民众带来了一些信心和安定,也证明我们应对疫情的防控措施是十分有利的。但我们也要知道,随着元宵节的过去,许多企业、单位将复工复产,很多人将会走出家门重新投入生产生活。社会“启动键”的重启,在带来社会活力的同时,也意味着,疫情防控要面临比过去更加严峻的形势,这场战斗也远未到轻言胜利的时候。
面对这种情况,知道底线在哪,就是知道最坏的可能是什么,就能时刻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有可能把对策定得更精准、更高效、更实用,让取胜的把握更充足。
没有一个寒冬不可逾越,没有一场灾害不能战胜。不管怎么说,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终有胜利的一天。但还没到那一天之前,我们就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摒弃侥幸心理,要把可能的困难想得更充分,把不利因素考虑得更细致,把防控的预案做得更扎实,凡事多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打好有准备之战、战略主动战。要做好打持久战、艰苦战的准备,进一步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策自觉和责任担当,时刻保持警惕、一刻也不松懈,以坚强的决心、信心、恒心,主动担当作为,把矛盾消解于未然,把风险化解于无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向党中央、向总书记、向老百姓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贺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