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思想周刊
培育“飞”的意识和行动
2020-03-24 09:38:22   
2020-03-24 09:38:22    来源:宁夏日报

  春秋战国时期,滕文公请教孟子治国之道,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滕国地处强大的齐国和楚国之间,为此滕文公不知该依附于哪一强国才能自保,而孟子却给他开出自立自强这个“药方”,认为只有君民一心、自立自强才能有所作为。

  治国、做人的道理如此,脱贫攻坚亦是如此。

  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如何确保给其划上一个完美的休止符也成了全国各地争相努力的共同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扶持到主动投身基层,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干劲。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昂扬斗志和内生动力,鼓励他们主动作为、主动发展,自力更生,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为何我们屡屡强调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也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也就是说,在脱贫攻坚中,贫困地区和群众是主体、是内因,而外部的政策鼓励和帮扶则是外因。如若贫困户自主自立、主动脱贫的意识不足,单纯的依靠政府政策扶持,那么即使投入再多的物质救助,也难以从根本上结束贫困的历史。因而,要打赢这场硬仗需要贫困群众发挥好攻坚主体的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飞’的行动。没有内生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反观现实,相比于以往,突如其来的疫情为今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比如,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扶贫项目停工、帮扶工作受到影响……这些困难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产业增收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情绪低落,甚至有极少贫困户借着疫情影响,迟迟不肯复工复产,又打起了退堂鼓、萌生出“等靠要”思想,妄想等着“小康送上门”。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当前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已不足10个月,越是到了攻城拔寨的决胜时候,越不能有“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消极观望心态,越需要咬紧牙关秉持“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的拼搏奋斗定力。只有真正拔掉思想上的穷根、激发出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其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学会并练就出一身本领,才能自我加快发展,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宫炜炜)

【编辑】:倪金凤
【责任编辑】: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