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战斗堡垒作用削弱、乡村治理混乱等突出问题,中卫市共确定农村基层软弱涣散党组102个,并下大力气进行整治,取得了初步效果。要想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亟需完善相关工作。
初步成效
中卫市认真落实“四个一”措施,全市102个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基本完成整治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明显提升,党员党性意识逐步增强,乡村治理“乱象”蔓延势头得到遏制,集体经济“破壳”发展。
抓班子强功能治“软弱”方面:坚决审查清理“害群之马”,严格执行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办法和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审查出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的村“两委”成员237人,清理86人;选优补齐配强班子成员,调整选配村“两委”班子成员344名,进一步充实了村“两委”班子力量;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共选派589人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将195个驻村工作队分为62个片区进行管理,推动驻村干部履职尽责。
抓培训强素质治“涣散”方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对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其党员意识、纪律意识,切实解决“思想入党”问题;采取领学、讲学、播放音频资料等方式,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理论武装党员头脑;组织72名村支部书记参加了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举办了全市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专题培训班,培训330人,有效提升了素质能力;选派589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协助村干部提升服务群众、带动发展能力。
抓村风强民风治“乱象”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移风易俗为抓手,开展文明创建活动,陈规陋习蔓延势头得到遏制;各县、乡党委主动介入、找准症结,有效化解了一批矛盾,赢得了民心;各部门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仔细排查问题线索、协同发力,先后打掉了马正山、高新平等恶势力团伙;健全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机制。
抓基础强保障治“贫穷”方面:推动62个村实现了“空壳村”销号,到2020年底将实现全部“清零”;制定“一村一策”,多渠道盘活农村“三资”;抓好项目,全市共有71个行政村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
对策建议
中卫市对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但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
提高班子成员待遇,吸收新鲜血液,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要提高农村干部待遇,有效激发其干事创业热情;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把村干部纳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保障方范围之内,吸引农村优秀青年进入村“两委”班子;吸收注入新鲜血液;下大力气解决“基层过度留痕”、数据重复上报、检查督查频繁等方面的问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聚焦群众期盼,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发展成效与工资待遇挂钩,切实激发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完善发展经济的容错机制,解决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村干部敢闯敢试劲头;落实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把一些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吸收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队伍中来。
落实村民自治制度,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完善事务管理机制,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切实把“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制度落到实处,避免一个人说了算现象的发生;强化考核监督检查,县、乡党委要跟进监督,杜绝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问题;积极教育引导群众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让村级事务管理真正在阳光下运行。压实党建主体责任,党员示范带动,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相关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深入一线全面掌握矛盾问题,倾听群众呼声、采纳民智有效解决矛盾;有关部门要在督导中及时研判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避免“小疾酿成大患”;各级党组织要敢于动真碰硬、刮毒疗伤,采取精准对策彻底解决矛盾问题。
实施靶向精准培训,提升能力水平,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群众易接受、听得懂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力度,从根子上根治农村党员精气神不足的问题;强化对党建专职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素质能力,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落到实处,切实推进农村党建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化轨道;要组织农村党员特别是支部书记到区内外一些典型村参观考察,开阔眼界、正视差距、寻找出路,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长足发展。
(中共中卫市委党校课题组 执笔人:李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