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低吟浅唱追梦人
——李晓园散文诗集序
2018-11-29 06:35:46   
2018-11-29 06:35:46    来源:宁夏日报

  海梦老师来电,嘱我为宁夏石嘴山市青年散文诗女作家李晓园将要出版的散文诗集写序。海梦老师是中国散文诗领域不老的旗帜。曹孟德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海梦老师虽年过八旬,却全然没有英雄暮年的苍凉沉郁,而是充溢着青春的热情和诗人的浪漫,正如他的笔名——大海一般浩瀚、梦一般唯美。李晓园回忆当初和海梦老师先通过邮件联系,海梦老师给他的留言“你的散文诗像一枚半青半熟的果子摇曳在浓荫的枝头,不被人发现,孤芳自赏地散发出醉人的芬芳,我要向你呼唤,出来吧!”这就是海梦老师,发电子邮件,也是用散文诗的。

  中国古代韵文、散文诗凝炼的意象、意境、韵律,特别是根植于庄子、屈原、李白等天才的瑰奇想象与审美风格,浸润到年轻的李晓园的血脉里,让她深悟汉语之美。中国现当代散文诗名家的作品,更是李晓园创作道路上学习取法的范本,从她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找到鲁迅的深沉、何其芳的梦境、丽尼的啸吟、柯蓝的丰富、海梦的热情。“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正是广泛的学习,使李晓园写作散文诗的时间并不久,却精品迭出。

  还有一个不应忽略的因素——石嘴山。“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首范仲淹的《渔家傲》千古传诵,而李晓园成长居住的石嘴山市,正是塞上名城。不同于“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致,石嘴山位于宁夏北部,贺兰山下、黄河岸边,因此处贺兰山石突出似嘴而得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王朝更迭青山不语的厚重,让身为女子的晓园,体味一份别有的重量。

  细读李晓园的作品,我发现有几个明显特色。

  其一,题材非常丰富。“诗言志”,“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诗歌,主要反映作者个人的所思所感所爱所怨,而“绮靡”“浏亮”的散文诗,更是用优美的词藻表现梦一般的心境。李晓园散文诗却不尽然。作为女性,细腻敏感是天性,她一样伤春悲秋,吟花诵月,歌云唱雪,通常所见之散文诗题材意象,李晓园仿佛一样不少。难能可贵的是,她把散文诗这一似乎天生就是最梦幻、最抒情、最个人化的文体,和历史,和现实,和多种多样外面的现实联结了起来。长篇散文诗《勇敢的心》,歌吟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波澜壮阔、千古流传的一生,历史大跨度、场面大开阖、情感大激荡,极有气象。

  其二,直面当下现实。在李晓园的散文诗作中,我发现了《上合之合,青岛之岛把世界倾倒》《叙利亚,请不要哭泣》《意志托起生命的腾飞,石银之声》等作品,感到意外的惊喜。所喜,在于作品的题材与视角。用散文诗,把展现大国力量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刻画出来,使散文诗具有了新闻性。在重大活动中,散文诗不仅没有缺席,而且比其他文体更快、更美。当我们从电视、网络、报纸上远隔千山万水地感叹中东叙利亚在西方霸权下的苦难时,李晓园这个“侠女”,以笔为枪,以散文诗为号,发出了深沉而严厉的斥责。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散文诗不仅是婉约的,也是豪放的,不仅低吟浅唱,更长歌大风。一篇长长的,石嘴山农商银行三十周年庆的朗诵诗,好象离散文诗远了些,其实不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更服务于生活,当艰苦创业的团队发现他们原本枯燥的工作,可以被诗、被散文诗表达出来时,是多么意外和兴奋,何等喜悦而幸福!

  其三、艺术表现科技。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但中国文学是农业时代发展积淀而来,素习题材、表现意象、审美取向、风格特色等,依然保留非常明显的农业时代特征。具体而言,写传统、写乡土、写人物、写风景、写山河等熟悉擅长;写现代化、写城市、写工业、写高楼大厦、写科技创新等,比较陌生,特别是用诗的形式表现,更加困难。而散文诗,又是诸文体中最情绪化、最唯美的,李晓园却做出了可贵而成功的尝试。她把散文诗的触角,伸向了现代纺织工业、伸向的高科技光伏产业、伸向金融保险业,这些向来“见物不见人”的行业,在散文诗的观照下,一样富有浓郁的诗意,而又不失其本然本真。我认为,李晓园的这种尝试,已超出了散文诗文体的范畴,对于当下中国文学创作批评,对于现代化语境下文学审美标准的重塑,都具有重要价值。

  李晓园笔名梦南飞,不知何意,我也没向她问过。可想起六朝诗“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小桥流水江南的人,向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西部,身处西部,却也“忆江南,最忆是杭州”了。好在中国很大,中国梦很美,足够散文诗尽情挥洒,也祝愿年轻的晓园能融汇南北,从石嘴山腾飞,万里追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李晓东)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