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旅游休闲】 【文化周刊·美术风尚】 【文化周刊·六盘山】 【文化周刊·映像】
追寻贺兰山“精灵”
晨光下,雄鹿的一声长鸣,唤醒了沉睡的大山。
作为宁夏人很幸运,母亲河——黄河浇灌着宁夏平原,成就了“塞上江南”的美名;父亲山——贺兰山遮挡了腾格里滚滚黄沙,柔和了凛冽的北风。文明在这里汇聚、碰撞、融合,自然物种在这里生长、繁衍,贺兰山成为我国物种多样性较为集中的地区。
从小生活在石嘴山的我,对贺兰山的热爱、眷恋已深入骨髓。很早以前我就喜欢户外运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见到了被誉为贺兰山精灵的马鹿(又称红鹿、白臀鹿、赤鹿等),它们“神龙见首不见尾”,善于奔跑,很机警,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当时我的脑海里就闪现一个念头: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它们的活动轨迹、生活习性等,于是义无返顾地开始追逐。
一拍,就是五年。我利用业余时间,日复一日地行走在贺兰山的沟沟壑壑,无论春夏秋冬,都风雨无阻,寻找马鹿。在我的内心里,已经把马鹿当成了自己的知己,走近它们,聆听它们的故事,是我乐于享受的。每一次按动快门,我都担心会不会惊扰了它们悠闲的生活。只有爱上自己的拍摄对象,才会影像从心,万物从心。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曾经身藏大山深处的马鹿,才会屡屡出现在贺兰山脚下。(通讯员 王发州 文/图)
贺兰山下自由奔驰的马鹿群。
环境的改善,让消失许久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马鹿回归这里。
夕阳下,马鹿群过着悠闲的日子。
茫茫雪地中活跃着贺兰山的“精灵”——马鹿。
守护鹿群的“首领”威严十足。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