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追星族”的星空旅行
从在院子里数星星的小男孩,到如今传播星空美丽和奥秘的“星空导师”,多年来,刘普顺对星空的迷恋越来越深。“每一个不曾仰望星空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他说。
38岁的刘普顺在宁夏银川市长大。宁夏海拔较高,云层稀薄,晴天率高,被认为是中国最佳观星地之一。
“小时候家住在城边,晚上抬头就能看见星星,有时还能看见银河,感觉很神秘。”自小学起,刘普顺就将对星空的好奇深埋心底,开始从书本中自学天文学知识。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单纯地观星,而是希望能够定格星空的美丽。
“2011年我认识了几个天文摄影圈的朋友,在他们的影响下投资了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爱上了天文摄影。”刘普顺说,业余时间,他还会去科技馆担任义务天文知识讲解员,或者去学校开展相关科普讲座。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中国公众天文知识的匮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天文学的国家,可现在很多人连北极星都找不到。”
刘普顺在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但想让更多人了解星空、感受星空的愿望一直萦绕在他心头。2016年,他顶着家人的质疑辞了职,联合一家公司在宁夏打造了一个观星旅游体验项目。两年多下来,公司接待1000多人,市场反应很好。
这次尝试让刘普顺对发展星空旅游有了信心。一年后,他又从该公司离职,和一位朋友做起了自己的 “仰望星空”旅游项目。他说,黄道十二星座一个季节是看不完的,夏天看天蝎座,冬天看猎户座;西北的季节差别明显,四季星空,各有其美,很适合做星空旅游。
和其他旅行团不同,“仰望星空”旅游团最主要的项目是夜晚观星,这对天气、地点有着严格的要求。“星空拍摄基地最好远离城市170公里以外,而且要天气好、没月亮,所以一年之内真正完美的观星天并不多。”刘普顺说。
刘普顺说,刚开始,他会带专业望远镜,但后来发现,世界上最精密的仪器就是眼睛。望远镜可以看到星云,但是眼睛可以感悟更多的内心世界。
星空旅行也是“一次释放”。在星空下,刘普顺会给大家讲有关星座的知识,也会给每位团员留出时间,分享自己和星空的故事。
来自深圳的李敏去年带儿子参加了刘普顺的观星旅游团。“那不仅是孩子、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感受星空。老师教我们使用天文望远镜,查找不同的星座,我第一次玩光绘摄影,孩子第一次制作日晷。”她说,回深圳后,儿子就爱上了星空,天气好的时候看到一些星星还会打电话问刘老师。
在刘普顺看来,星空中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这也是让他能够始终保持豁达心态的原因。“光想着去赚钱,是做不好这一行的,必须要有热情和天文学知识的积淀。”
现在,刘普顺还开始计划在宁夏筹建专业的天文科普基地,让更多人能有机会和星空“亲密接触”。“星空,是世界上最廉价的风景,也是最美的风景。”他说。(新华社记者 赵 倩 马丽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