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庭若市的拉面馆里,彰显的是人们对“早茶文化”的热爱。
3月2日凌晨4时30分,吴忠市利通区“老杨记”德福牛肉拉面馆里,师傅马胜利开始洗肉、烧水、配料,熬制牛肉汤,拉面师傅们正在和面、揉面,服务员将一壶壶配制好的八宝茶摆上柜台……每天早上,分布在吴忠市大街小巷的300多家拉面馆,都是这般忙碌景象。近年来,早茶拉面逐渐成为吴忠餐饮的新符号,一碗拉面、一壶八宝茶便开启了吴忠的早茶文化。
6时许,顾客陆续上门。 62岁的杨德福一边叮嘱服务员倒水招呼客人,一边查看拉面和煮好的牛肉是否合格。1980年,22岁的杨德福跟随父亲从兰州来到吴忠,“全家人落户吴忠时,父亲见大街小巷没有一家拉面馆,便在街心公园开了吴忠市区首家‘老杨记’拉面馆,专门从兰州请来了拉面师傅。”杨德福说,最早的“老杨记”拉面馆就是父子俩在街边租的几十平方米的小门店,摆着几张桌子、几把长条凳,客人多时还得在门口搭篷。而现在的“老杨记”已变成装修古色古香的三层商业房,卡座、包间一应俱全。
拉面馆开了40年,有不变的坚守,更有杨德福的传承与创新。2000年,随着吴忠市拉面馆越开越多,杨德福开始思索拉面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将拉面与吴忠人酷爱喝的八宝茶融合在一起,早茶与拉面,就这样伴随着杨德福的探索改革,备受热捧。“兰州拉面馆里,只有小菜、牛肉、鸡蛋。而吴忠拉面馆里,还有八宝茶、特色面点,喝茶吃面聊天,多休闲惬意。”杨德福说,德福拉面馆的经营现在主要由他儿女负责,他们有时会把拉面的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不少外地客人慕名而来。每逢周末,吴忠早茶拉面馆内接待的来自银川等外地顾客占比达40%。
“食客三两一桌,喝八宝珍茶,吃清汤筋面,谈工作生意,唠家长里短。”如今,“吃拉面”在吴忠早已不局限于“一碗面”填饱肚子,而是演变成以吃拉面为主的一种早茶文化,一种社交方式。对于吴忠人来说,吃拉面就是品味时间的滋味,就是交流与沟通的绝佳机会,生意伙伴间谈生意、亲朋好友聊天聚餐,往往都是从一场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早茶拉面开始。而如何让消费者吃出健康、吃出营养、吃出文化、吃出品位,也成为一些拉面馆不断探索的内容。
如今,吴忠市正在积极培育打造一批早茶文化品牌,切实将早茶文化打造成吴忠餐饮新名片,进一步擦亮“吃在吴忠”品牌,让吴忠美食以其特有的魅力迎接四方宾客。就像每天早上,一碗拉面一壶茶,一盘牛肉一碟菜,热气腾腾的早茶拉面为整个城市提了神,也给每一个来到吴忠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宁夏日报记者 王猛 王洋 党硕 文/图)
杨德福严把牛肉汤的味道和质量,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到兰州采购些新鲜的调料。
在吴忠吃拉面已经成为了集拉面、八宝茶、面点等为一体的早茶文化。
凌晨4时30分,马胜利开始加工新鲜牛肉。
每天开门营业前,拉面馆里便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小吃。
服务员认真整理面馆的角角落落,迎接顾客的到来。
筋道的面团在拉面师傅的手里变得千丝万缕。
在利通区马老五牛肉拉面馆里,服务员为顾客奉上一碟碟精心配制的小菜。
齐立宁(中)与亲戚朋友们周五下午便从银川赶到吴忠,在第二天一早“抢”个大桌吃早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