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每当听到校园里孩子们唱起这首欢快的歌谣,望着窗外已经柔软的柳枝,我就会想起随春而来的燕子。自从到城里住进了楼房,有很久我都没见到过燕子了,春天来了,老家的燕子该回来了吧!
记得老家每年的清明前后,燕子都会如期而至。它们成双成对,飞舞在村子里,轻盈灵巧,像一对对精灵,追逐着,戏弄着,欢快地向人们传递着春的信息,也给农家庭院增添了许多的愉悦和生机。
燕子是极善与人类相处的。它们常常把窝垒在农家的房檐下,或者干脆直接把窝筑在堂屋里的大梁上。每日里,穿庭入户,自在坦然。多少年来,村民们一直把燕子的到来,当做是一种福气与吉祥。不论大人还是小孩,绝不会伤害燕子,只要家里来了燕子,就会把窗户纸撕开一个洞,以便燕子出入。
那段时间,村子里人们谈论的话题就是燕子,见面常会问:“你家的燕子回来了吗?窝垒好了没?”如果哪家院里没有见到燕子的身影,屋檐下没有搭起燕子的窝,主人会忧戚沮丧,甚至这一年心里都会蒙上阴影。因为在他们看来,燕子是吉祥鸟,会带来好运的。
在我的记忆力里,燕子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早晨,燕子最先起床,唧唧喳喳地唤醒了一家人后,就衔泥去了。燕子一趟趟地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在屋檐下的梁上,耐心地筑它们的爱之巢,一个窝要筑上十多天,我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总要把头抬起来,看看燕子的窝筑成了没有。
村子里家家户户一天的生活是从屋檐下的燕子开始的,觅食的燕子出了巢,孩子们也背起了书包走出家门,大人们扛起农具走向地头,院子上方就飘出了一股股白白的炊烟。每天傍晚,劳作了一天的家人,在院子里捧起了饭碗,此时,就有飞回的燕子,在院子上方上下翻飞,或者落在晾衣裳的铁线上呢喃唱和。或窝在新垒的巢里,相互梳洗羽毛。院子里一家人边吃着饭,边筹划着春天的打算,屋檐下一双双燕子也在谋划着明天的日子,小院里人燕和谐的交响曲飘荡得很远很远。
端午节前后,燕子的新巢就彻底竣工了。等到小燕子也出世的时候,屋檐下就更热闹了。突然间,窝里会同时探出几个小脑袋,几张圆圆的黄绒绒的小嘴巴高高地举着,嗷嗷待哺。燕子也更忙碌了,不时飞出飞进,将衔着的小虫子反哺进小燕子的嘴里。小燕子叫得欢乐无比,家里人更是尽心尽力庇护它们。有一次,一只调皮的小燕子想早点飞出窝,煽动起稚嫩的翅膀,无奈力量太小不小心掉了下来。母亲赶紧让我把小燕子送回窝里,我从地上捧起了小燕子,抚摸着它细嫩的羽毛,多想捧着它在手里多玩一会儿。这时,外出归来的大燕子,一进屋看到我手中的小燕子就急切地围着我飞转了一圈,又立即飞到燕窝上,两只爪子抓在窝沿上,侧着身子回首望着我手中的小燕子。看到大燕子急切的神情,我忙搬出了家里的一张大八仙桌,踩着桌子小心翼翼地把雏燕放回巢穴。我刚一离开,大燕子又飞到了燕窝上,两眼瞅着小燕子,先是用嘴啄了一下小燕子,接着嘴里唧唧咕咕地不停地叫着什么,小燕子也唧唧咕咕地应答着,好像是母子俩一个在责备,一个在承认错误。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热呼呼的,再看看坐在炕沿边上纳鞋底的母亲,她也是怔怔地望着这一对深情的母子。
大人们常说,燕子是怀旧的,头一年离开谁的家,第二年还会来回到谁的家。我真有些不信,它从北方飞到南方,再从南方回到北方,迁徙了几千里,怎么能找到旧宅呢?有一年的端午节,我就想验证一下,趁大人不在家,和几个小伙伴从窝里偷出一只小燕子,把自己胳膊上系的端午节保平安的彩色花绳剪了一段系在了一只小燕子的腿上。秋天,小燕子带着我的花绳飞走了,我就开始了期盼,盼大人的话能够应验,也盼我的花绳能护佑小燕子平安归来。终于等到第二年的春天,腿上带着彩色花绳的燕子如约飞进了我家,栖在了屋檐下。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只燕子就是我的,整个春天就是我的。长大了,也读懂了“燕子归来寻旧垒”的故事。
地处西北,家乡的春天总是来得迟,可屋檐下一旦栖上了燕子,我就会生长起春天的梦想,也许是一夜间,或者眨眼间,就会魔术般唤来桃红柳绿,迎来润润细雨,我知道,是燕子演奏着迎接春天的序曲。它们身着燕尾服,打着白领结,将春的讯息带到田野里、柳树梢。屋檐下有了燕子,小院里才会有春天,天地间有了燕子,田野里才会有春天。
有燕子在屋檐下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小燕子也能自如地飞翔了,有时还带了它双剪似的尾,侧着身子做几个惊险的俯冲动作,“唧”地掠过柳梢,生机无限。我知道燕子又要举家南迁了,每每此时,年少的我总是若有所失,说不出的烦恼。害怕早晨起来突然不见了燕子。可就有那么一天,睁开惺忪的双眼,顾不得穿好衣服,急急地抬头瞅房梁或者窜到院子里看屋檐,屋里院里已是寂静无声,我也霎时失落,心里难过好久。
现在,居住在城市里,楼宇间已经没有了燕子的窝巢,人燕共居的日子也渐渐地远去了,我的燕子们,你们都到哪去了呢?
想念屋檐下的春天,想念与燕子相约的春天!(曹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