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2019.4.11第二十期
2019-04-11 06:55:32   
2019-04-11 06:55:32    来源:宁夏日报

【文化周刊·旅游休闲】 【文化周刊·美术风尚】【文化周刊·六盘山】 【文化周刊·映像】

1.jpg

一场春游 几分闲情

  编者按

  清明小长假期间,晴好的天气点燃了人们的出游热情。那些到过的地方,看过的景色,在文字里、在镜头中,诉说着春游的故事和心情。


世间赏花客,黄河渡口迎,春访南长滩,阅读古村韵——

梨花深处有人家

res01_attpic_brief.jpg

梨花缀枝头。记者 毛雪皎 摄

  踏青赏花,步履生香,春游的意义大概在于应时应景。花朵像是树木的真心,在枝头尽情表达。

  清明刚过,忆起去中卫市沙坡头区南长滩村赏花,也是前年清明时节,黄河岸边,人花相映。后来回到喧闹的城里,也常想起那一片古老的梨树林,在流水边静默盛开结果,哺育一方人家。

  这是春游的纪念品,在心里保留一片花海,四季流转,积蓄绽放。

  曲径通幽 渡口迎客

  去南长滩赏梨花,清明前后正当时。南长滩地处宁夏、甘肃交界,笔者一行从银川自驾出发,长驱直入。途中,对这个村子有很多想象。宁夏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宁夏黄河第一村”……拥有诸多光环的南长滩村,是何模样?

  欣赏美好事物,似乎总需漫长跋涉。从高速路到县道,再到山路,漫漫长路终于有了眉目——那是黄河渡口。

  要去往对岸的南长滩,轮渡最便捷。前方已有几辆小车在岸边排队。下车透气,不远处有羊群漫不经心地经过。

  在轮渡船上,感慨这恰是抵达南长滩再合适不过的方式。像文章的过渡段落,让各地来客得以遐想,体会此处地理位置的与世疏离,却又乐于摆渡众人的善意。

  身边游客多在轮渡途中拍照留念,山峦环抱,静水流深,别有一番景致。渐渐靠岸的过程,恍惚像是要与一处岁月流淌过的记忆接驳。

  花开如云 山川映衬

  行至村口,空气湿漉漉的,似是下雨前奏。在似有若无的雾气中,走在古朴的村间小道上,如同深入历史书页的字里行间,路过即是阅读。

  穿过村居,河滩附近,便抵达了此次旅程的核心地带。数千棵古梨树于此伫立,花开如云。不远处,黄河水涌动流过。

  花开正当时,恰好伫足树下,赴一场春天之约。置身花海,片片洁白尽染枝头,仿佛每年都在此时履行的一个珍贵诺言。和寻常见到的梨树不同,可以明显看出这里的梨树都上了年纪,盘根错节,结实粗粝。听村民介绍,河滩边的梨树大都有百年树龄,最年长的有400岁。

  数百年间,花开又落,见证枯荣。梨花常见,这里的梨花其实也并无特别。特别的是,花朵怒放的身后,以山峦黄河为背景映衬,柔软的花也好似因此有了风骨,是雄浑背景下的精致诉说;特别的是,在与世无争的古村赏花,仿佛一种误入“桃花源”的难得经历;特别的是,在百岁的古树下,在黄河水亘古的流动中,觉察出自我的渺小,时间的恒常。

  山村古韵 自然共生

  作别梨树林,相逢黄河边。踩着石子,沿河滩慢行,回望梨花所依傍的古村,生动真实,带着原始的生命力。

  赏花之行,打动来客的不仅是梨花,还有窗花刺绣,门前作物,是小道上偶遇的孩童,是不经意冒出的羊只。这里并非专供赏玩的景点,而是村民们世代生活的家园。

  古树伫立有序,梨花经久不衰,源自长久相传的民风浸润。纪录片《记住乡愁》这样聚焦南长滩村:果树是一代代南长滩人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因此有家规祖训,梨树枣树不能砍伐,要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几百年间,上千棵古树完好无损,规则布局也未曾改变。

  听朋友说,这几年村里新开了农家乐,也有了支付二维码。现代生活的触角,开始进入这片曾经与世隔绝的土地。

  后来再尝中卫香水梨,便觉亲切,知道它从黄河边深藏不露的村落风尘仆仆而来。如果它身上有一个可以追溯旅程的记忆“二维码”,大概能看到以下画面:一株百岁的古梨树,一个静谧的古山村,一处偏安一隅的“梨花源”。(记者 毛雪皎)

  【小贴士】

  赏花时间段

  每年4月中上旬

  自驾路线(仅供参考)

  中卫市区——沿S201(经孟家湾)——201省道约215公里处(注意指示路标)——驶入县道(约30公里)——搭乘黄河摆渡船——南长滩

  住宿

  农家乐,部分是季节性开放


六盘山的春 

res13_attpic_brief.jpg

山花醉游人。

  六盘山的春,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这一树一树的花首先从彭阳县开将起来。

  从青石嘴拐入彭青公路,山花,便整座整座山头,整面整面山坡推送入眼。

  一树一树的山花连绵成海,恣意汪洋;或随山势跌落成瀑,汹涌咆哮。

  群山因繁花而妩媚,繁花因群山而壮美。

  桃花粉嫩含羞,杏花张扬奔放。

  所有的桃杏树都把花开成串,所有的树枝都开成花棒,所有的花树都有蜜蜂在劳作,所有的花间都有鸟在鸣叫。

  阳洼梯田地埂上,一树一树的桃花紧挨着,全盛竞放,一层层勾勒出中国最美旱作梯田的优美曲线。金鸡坪红色步道随山形蜿蜒,桃杏花追随其左右而烂漫。塬上庄院被树花淹没,一棵花树独立窑洞崖畔上。

  最是茹河瀑布桃花多情,花落清流上,却瞬间跌落瀑底,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啊!

  四月,在六盘山区,在彭阳,你会遇见刚刚好的春天,总有一款花景是你的最爱。

  彭阳的梯田花海,是劳动创造的美。退耕还林草、小流域治理、六盘山生态屏障等系列生态工程的持续实施,才有这满山遍野的山花。

  彭阳的梯田花海,是纯手工雕琢的美。彭阳县干部和群众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才有彭阳全域的繁花似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固原市正在全力发展“四个一”林草产业,努力探寻山绿与民富共赢的路径,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种出规模、种出风景、种出财富。(记者 王玉平 实习生 杜银双 文/图)


春天,与我缓缓诗意并行 

  红亭绿树桃花,拿出手机,拍下了一枝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桃花。有一张图把亭子一角和远处有了绿意的树也收了进去。

  春天,在眼下,风轻云淡,柳绿花红,该是最美的光景。

  像呼吸一样不易觉察、无处不在的春色,不着痕迹地仿佛在所有的感受里出现,而我在这春色里无拘无束、优哉游哉、随时随地饱享这春色。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不仅仅在于对自己做的事有一些新打算、新规划。人生匆匆,尤其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更需要人们放慢生活脚步,去感受自然,去领悟人生,从而发现生活之美,饱享生活之美。

  在阳历二月的早春,趁着周末去野外,在树木还是枯枝的时候,看它微微泛着青色复苏,触摸它被轻柔春风唤醒的柔性;在贺兰山下,看一株不知名的树枝上,结下的小小的暗褐色的花蕾,发现一个个花蕾像盘结的中式纽扣,倏然古意飘逸;在晚上散步,感受早春有一点清冷的空气中那一点点柔润的气息。还有,慢慢地随着春天的深入,迎着“吹面不寒杨柳风”那份刚刚好的熨帖和美好;或保有邂逅一株绽放在自然中的花朵的美好期待,直等看到它盛放摇曳,那是一种真实但也梦幻的美。

  今春阳历三月末,有幸赴上海参加业务培训,学习之余,无时无刻不沉浸在上海的春色里。

  春暖花开,上海街区的梧桐树还未发芽,但老上海的惊艳诗意却袅袅在还显干枯的枝头升起;路边不知名的灌木,发出寸把长的嫩绿或暗红色的嫩芽,春仿佛就在这生猛的嫩芽上肆意流淌;复旦大学校园里的一树樱花在一片绿地里盛放着,像一首春天的诗歌,而高洁出尘的玉兰花,暗合着复旦的某一种人文气息,馥郁了整个校园。上海这个季节的风,吹过去,像绸缎一样柔软;还有华灯下夜色里上海的春雨蒙蒙,那一夜,繁华都市、江南烟雨,合二为一的空蒙意境,像人生一样悠远……

  银川、上海,咫尺抑或天涯,春天穿越人生,是生命的主角,与我缓缓诗意并行。(记者 马 越)


浪彭阳看山花

  4月的彭阳县还有些许清冷。来到这个县城,听到最多的便是彭阳的杏花和桃花开了。作为土生土长的宁夏人,记者还未曾领略过彭阳的山花美,清明节来到这里,就被彭阳的山花美景深深吸引了。

  沿着山路驱车前行,来到山腰附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落差将近9米、宽26米的茹河瀑布。当看到茹河瀑布的那一刻,就被它折服。瀑布并不少见,但是在黄土高原这样的地貌上能有一条这样的瀑布,着实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哗啦啦的水流声配上阵阵花香,让人忘记了城市里的喧嚣与烦恼,只想置身在这山水之间。

  更能吸引人眼球的便是漫山遍野的杏花和桃花,红白相间的桃花和杏花争相斗艳,向游人展示着自己的美丽。来到一片杏树跟前,仔细欣赏着每一个花瓣,看着它们竞相开放的样子,却莫名有着一种宁静与安逸,这是一种无法细说的感觉,只有你置身其中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回想起在银川路边偶尔也能看到桃花,但是在银川看桃花却和这里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在银川看桃花的时候,更多感受的是那一株桃花在孤独地开放,但在彭阳看桃花,完全没有那种孤独感,漫山遍野的桃花就像纱巾一样覆盖在山上,白色的桃花与红色的杏花斗艳争奇、竞相开放,向过往的人群展示着自身的魅力。站在山顶向下看去,群山之中有一片花海,花海之中有一条瀑布,山托举着花,花围绕着水,好一个世外桃源!

  以前总想着外面的世界多姿多彩,外面的景色才是最美的,但是当置身在彭阳漫山遍野的花海之中时,才发现最美的景色就在宁夏,最美的山花就在彭阳。(记者 时明霞 实习生 海金鹏)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贺璐璐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