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因脚浮肿、血压高等疾病住院了。
早晨买了豆浆、煮鸡蛋,吃完早点,老张要去跳晨舞,我批评他:老妈住院,你还莺歌燕舞?他嘻皮笑脸:你不是走医院吗?再说老妈又不是动弹不成,不就是机器破损滴个油嘛,我们轮流伺候,一窝蜂地呆在病房也不好。
我义正辞严:“回来买一只老母鸡炖上提到医院,拿出你的最佳手艺,老母鸡炖好,再拌一个蒜泥豆角。”
他满口应允:“没问题!”
我先出门,下了楼不放心,又上来叮嘱:“鸡汤里放萝卜和面筋,出锅时放香菜和枸杞。”他不耐烦:“知道了,赶紧走吧!”
装了正在阅读的小说《古炉》,骑着自行车到了医院,小叔子送了包子,婆婆喝了我提的豆浆,我告诉他午饭由他哥送。小叔子说不用,他丈母娘做呢。他丈母娘就在医院对面,这我知道的。我说:“今天就让你哥给妈做,你丈母娘80多岁了,不好经常麻烦人家。”小叔子笑笑:“好吧!”
小叔子走后,医生查房,问询一番后,护士开始输液。我和婆婆东拉西扯一会,掏出小说,一边看小说一边观察输液情况,让婆婆放心眯一会儿。
病房里住着三个老太太,病情差不多。靠窗边的老太大是同事的岳母,耳朵背,说话需大嗓门,她老伴85岁了,大高个,身材笔直,是一位老教师,红光满面,眉毛胡子都白了,穿一件中式短袖白雪纺,颇有仙风道骨,他伺候老伴输液,累了,就和老伴挤在病床上休息。
中间病床上的老太太76岁,和婆婆一样,半路没了老伴,老太太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听话音,儿女经济条件不错,早晨两儿子前后来探视。老人家微胖,皮肤白晰,听婆婆讲,老太太兴趣广泛,喜欢秦腔,还会唱,平日在广场听戏、唱戏,她输液时还不时唱两嗓子。
11点40,小婶子和她女儿过来,她们已吃过饭,让我回去吃饭,她们看护,我说早晨吃饱喝足,一点不饿,等会品评一下老张的厨艺。
12点20,老张满头大汗急匆匆赶来,他连连说:“不好意思,来迟了。”此时同病房的两病友已吃过午饭。
第5瓶药刚好输完,婆婆吃饭,我让侄女尝了一口鸡汤,吃了一块鸡肉,让她俩点评一下,祖孙二人夸赞不错,鸡汤鲜美,吃凉拌豆角时,婆婆说醋放得有些少。
吃完饭,我和老张提着饭罐回家,他骑电动车在前,我骑自行车在后,到家看厨房,我的妈呀,灶台上狼藉一片,锅、盆子、勺子、塑料袋摆满了锅台,我俩吃完,恹恹欲睡,躺了一会,我打扫厨房,一个多小时后厨房才干干净净,看着舒服了。(杨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