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时代正好与诗歌狭路相逢。那是朦胧诗最流行的年代。那时的年轻人,大多都会为诗歌疯狂。
最初读到的很多现代诗,让人非常震撼,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文字被重新排列组合之后,进入一个崭新的语境,非常神奇,非常新鲜,非常有冲击力。
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都会被感染。小城里有一群年轻的文朋诗友,常会翻出口袋里仅有的一点钱凑在一起,觅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交流争论,像孩子一般,被新鲜的诗句和独特的美学视角所温暖和感动,被那么多的诗歌流派冲击得措手不及。
小地方能看到的关于诗的刊物和诗集并不多,偶尔谁去了大城市,会买会几本诗集带回来。一本书常常被大家翻得都起毛了,仍然意犹未尽。争论来得尤其激烈,为一个词、为一句诗、为一个字眼,甚至为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意思,大家常常争论的面红耳赤。
我不会写诗,不知道是没有激情还是没有天分,无论我怎样努力,看多少别人的诗,就是写不出自己的诗句,这让我深深地感到惭愧。看到别人的诗像水一样从笔端流出,或清丽、或苍白、或激愤、或朦胧,我急得坐立不安。
所以我就读诗。直到今天有很多让人念念不忘、充满憧憬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似乎把整个世界都点燃了。
写出如此真纯美好诗句的海子,最后将生命遗弃在冰冷的铁轨上,这似乎是一个分水岭,似乎这之后,诗友们的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程式,有人出国了,有人经商了,有人弃笔了,人们似乎一夜之间冷静下来,不再为诗疯狂,不再为文学疯狂,一切都被急速而来的物质浪潮冲击得面目全非。
而我,在跌跌撞撞之中,还没有摸到岸,依旧没有学会写诗,那个为诗疯狂的年代就已经呼啸而去,没有拖泥带水,没有犹豫不决,以决绝的姿势,带着我的遗憾匆匆离去。
尽管至今我仍然没有学会写诗,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诗歌的热爱。穿行在诗歌里的青春,并没有因此而失血和苍白,相反,对诗始终虔诚。有诗的滋养,生命更加丰盈充实。日子也因诗而蜕变,因诗而美好,因诗而飞翔。(积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