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诗之秋
2019-08-29 06:28:22   
2019-08-29 06:28:22    来源:宁夏日报

  秋天是诗的秋天。

  在秋天读诗,很容易溶入到一种诗情画意中。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韵致,那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的繁星栽花的情趣,读来如此温馨、怡人。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秋风苏武别,寒水送荆轲”(庾信《拟咏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白居易《杜陵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鸟下绿鞠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金(秋)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油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张孝祥《念妈娇·过洞庭》)、“江南江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曾几《寓居吴兴》),而每遇诗中含愁时,也常常会因此而生出一种莫名的烦恼与遗憾:人到中年,百烦俱添,故土他乡,何在眼前?秋啊,自然是唯到诗家才有情了。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皮日休《橡媪叹》)、“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李煜《浪淘沙》)、“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张元斡《贺新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范成大《后催租行》)、“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郁郁秋梧动晚烟,一庭风露觉秋偏”(元好问《外家南寺》)。

  细翻书页,发现关于秋的古今诗词那么多,而大多数都是有感而发,借秋言愁之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中,曹丕以秋风起头,直抒客愁,融思念于秋景,语言浅显清丽,情致凄婉动人,曹丕有“便娟婉约,能移人情”(清沈德潜语)之感叹:“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独不见》中,诗人眼中的秋声长夜,已是令人思绪难禁,更何况月色如水,空照孤帏?“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感遇》中,陈子昂托物寓意,一叹秋风威迫芳华摇落感,又惜年华流逝壮志未酬之深;“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中,王昌龄诗句起处壮逸,结句悲凉,征人之愁岂堪秋?“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中,杜甫又怎能料到秋收时节,竟然还有劳动者会饿死呢?诗人哀叹家国之痛,在秋天里愈益深重。

  “秋天浓重的情感在它四周的旷野上,任性地燃烧,秋天如一阵令人颤栗的鼓声”。《秋天比血更浓》中,林莽的秋愁自然比别人多一种滋味;“而当风起的时候,我也只不过紧一紧衣裾,护住我那仍在低唱的心,不让秋来偷听”,席慕容的《四季》中,那些有着人一样生灵的花草、云彩和田野,在诗人的笔下统统没有了,席慕容也害怕与秋相遇,情愿封闭心扉“不让秋来偷听”,其朦胧秋愁却像那四季一样纷纷活跃起来。这个时候,秋之诗就从愁中升起,借着秋风的翅膀鸟一样翱翔,前行。

  秋天是诗的秋天,而那些诗词古典里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丝弦声,是否会给今天读者的心情愉悦和抚慰?(西杨庄)

【编辑】:赵虎
【责任编辑】:李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