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那年,我们认识了王新平老师。王老师个子不高,长脸,留着分头,看上去30多岁的样子。
我还记得王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情景。他两手空空的走进教室,从讲桌上拿起一只白色粉笔,然后目光掠过我们每一个人,看我的时候,王老师目光似乎多停留了一秒钟。“我姓王,是你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你们的班主任。”说完,王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他的名字,在写“平”的时候,他把“平”的那一竖,从黑板的上方延伸到了黑板的最下方,格外醒目。我们从没见过一个老师用这样的方式写自己的名字,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
接下来,王老师给我们讲了语文学科的魅力,以及如何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在讲语文魅力的时候,王老师旁征博引,语言像诗一样美。我后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王老师的博学。
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课后,我们同学在一起议论,都被王老师折服了,都觉得遇到这样一个好老师是我们的幸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的感受更深,王老师不但课上得好,而且特别关心我们。记得一次体育课打篮球,在争抢篮球的过程中,我摔折了胳膊,王老师知道后,立刻骑车把我送进了镇医院,一路上不停地问我疼不疼。下午放学,又把我送回了家。王老师离开我家时,特意嘱咐母亲给我煮两个鸡蛋,那样愈合得快些。那一天,我的胳膊是疼痛的,但我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来自于王老师对我的关心。
王老师当了我们三年的班主任,初三毕业时,王老师送给我一把口琴,因为我曾经渴望得到一把口琴,但因为我家境贫困,一直没买。我从王老师手中接过那把口琴,口琴是装在一个塑料盒子里,口琴下面,还有一块儿软布。王老师叮嘱我上高中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我点点头。
上高中后,王老师也一直鼓励我。我上高三的时候,王老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调入了县城的中学,后来,我上了大学,毕业后,做了一名老师。再后来,我和王老师成了同事。
前几年,王老师病故了。我把王老师永远记在了心里,他是我求学路上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薛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