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文化周刊
夜读莫泊桑
2019-11-07 07:07:17   
2019-11-07 07:07:17    来源:宁夏日报

  最近,重读了莫泊桑的部分短篇作品,有新收获。

  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在短暂的生命里著述颇丰,他是法国文学的骄傲,也是世界文学的骄傲。众多作品里,短篇小说的成就在几百年时光磨砺下愈加璀璨生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里不说,要说的是另几个篇目。

  《两个朋友》叙写的是普法战争期间,两个法国人,钟表匠莫里索先生和服饰用品商索瓦热先生都成为了家居兵,他们相遇了。这两个喜欢钓鱼的人是在去马朗特岛钓鱼的时候认识的,共同的爱好让他们成了默契的朋友。战争间隙的相逢让他们欣喜不已,喝了几杯酒,立即就有了一个兴奋的念头,到马朗特岛去钓鱼,于是他们就去了。小岛在战争的交界线上,他们躲过了明枪暗哨,终于潜到了岛上,十分宁静的开始钓鱼,且各有收获。遗憾的是这种平静维持的时间不长,他们被普鲁士士兵抓捕了。士兵认为他们是刺探情报的间谍,逼问他们的行军口令。两个朋友很害怕,却坚定地道别,十二支枪一起开火,他们死了,唯有网兜里鱼儿翻腾着。故事很简单,但构思巧妙,在喧嚣的战争中去钓鱼,宁静与喧闹、浪漫与残酷、卑微与忠贞,让主题升华,让人性圣洁。

  还读到两篇宗教意味浓郁的作品《萨博的忏悔》《月光》。《忏悔》一篇叙写了一个叫穆萨的无神论者,他是个木匠,教堂的圣坛要翻修,接着还有更多的木工活,那可是一大笔收入啊!木匠因此心动,终于主动受洗,成了教徒,作者对这个人物心理变化的描写非常微妙,引人入胜。《月光》一篇是让人震撼的作品,神甫马里尼昂长老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相信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按照“一种绝对的、奇妙的逻辑创造出来的。”晨曦是为了使人一觉醒来身心舒畅,白日是为了让庄稼成熟,雨水是为了浇灌庄稼……黑夜是为了让人入眠。但是他憎恨女人,认为她们是“诱惑人下地狱的、迷惑人的生物”,他有一个漂亮的外甥女,基于对女性的这种认识,他决定让她当修女,修女是他唯一能容忍的女人。有一天他忽然知道她有了情人,一整天他都愤懑和充满怒火,晚上他拿起手杖,气势汹汹的出门。小说在他出门的那一刻开始变得唯美无比,他看见了从来没见过的皎洁的月光,看见了植物、田野、薄雾,听见了鸟鸣,夜色的“那种崇高而宁静的美一下打动了他”。夜晚人都睡着了,天主还为什么要创在这美丽的夜色,直到草地的边缘上,亮闪闪的薄雾笼罩中的那两行大树的拱形林荫下出现了外甥女和情人的身影,他忽然明白“上帝造这些夜也许就是为了把人间的爱情掩护在理想意境里!”作者娴熟到位的描写让这篇几乎没有情节的小说芳香扑鼻,它是对爱情无比崇高的礼赞和颂歌,有着惊人的震撼力。

  还想说的一篇叫《港口》,在海上航行了4年的三桅横帆船“风中圣母号”终于在马赛靠岸了,水手塞勒斯坦·杜克洛和他的兄弟们到窑子里去放松,他与坐在他腿上供他消遣和玩乐的女子交谈。听说他是水手,女子开始打听“风中圣母号”,开始打听塞勒斯坦·杜克洛,一种异样的感觉在两人心里流淌,也在读者心里流淌,一个不敢去想的结果出现了,原来那女子是杜克洛的妹妹。小说像一枚炸弹,带着毁灭性的冲撞冲击着我的心灵,撕裂、痛楚、悲凉,然而剧痛之后掩在文字背后的思考恐怕才是小说真正要抵达的地方。

  在静夜中阅读以上作品,感觉是不一样的。读《羊脂球》的时候觉得莫泊桑很高大很遥远,虽然是一个短篇小说,但他的圆熟、起伏和细腻称之为短篇中的长篇也不过分,人物、细节、情绪处理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也只有神一样的莫泊桑才能写出来。这次读的这几篇在情绪上更加激烈,但明显细腻和耐力上不如《羊脂球》,忽然对莫泊桑有了亲近的感觉,原来在他的心里也充满了普通人迷茫、惆怅和对美好的无限渴望,他时刻都在警惕着什么,时刻都充满书写的冲动。伟大来自平凡,深刻源自思索,我愿意膜拜神灵,但更愿意与他父兄般的情感共融,这样的收获更丰满。(杨军民)

【编辑】:石卿
【责任编辑】:秦文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