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和我的同学就在簋街旁边,是我很熟悉的地方啊!”微信里,女儿一边发来图片,一边打字说道。打开一张张图片看——这不是去年女儿刚考上大学时,我和她在北京去过的街道吗?记得那一天,我们在附近街上走了好一会儿,找到了一家涮羊肉店铺,绿色的门头。对了,门头上正是“铜锅涮肉”“炙子烤肉”“老北京传统菜”等这些照片上的字样。
我仔细端详着图片,问女儿,这是不是去年我们一起吃涮羊肉的饭馆呢?女儿回复:“是的呢”——就在确认的那一瞬间,我泪目了……
这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父母带我去过的地方,之后再一个人路过的时候,仿佛那个地方还留有他们的温度。
记得那是在我12岁时,升学从乡下到县城读中学,第一次住校,人生地不熟,非常想家。记得当时母亲领我报名,去班主任的办公室路过学校的大斜坡,后来记忆中那斜坡也是亲切的,仿佛留有母亲的气息,甚至曾想过,母亲走过的脚印,是否我正踩在上面?这样想的时候,脚下的步履似乎变成了我能和母亲挨着,我和母亲心贴心,能慰藉想家的情绪,而那一片长长的斜坡也变得很温暖。也是刚住校时,一次母亲领我去县城最东头加油站的一个熟人家,后来每周末上下学路过那个地方,感觉那一片地方都是温暖而明亮的,仿佛留有母亲温暖的气息。
不知道女儿发来图片的心情有没有我当初的心境,但我想,或许女儿也是出于一样的心境才发来的图片吧!北京那么大,去年考上大学,十七岁的她,也是平生第一次出远门。她平时像一个快乐的小鸟,即便是最初离家,也没有流露过任何不适应的心情,经常给我微信里发她读的书,做的笔记,吃的饭。只是去年冬天有一次,她感冒严重并发中耳炎影响听力,曾哭着打电话给我,说校医看了不管用,后来一个舍友陪她去了医院……在女儿说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我有点怔住了,想瞬间飞到女儿身边陪她,可是不能。我能体会到她在偌大的城市,生病需要人照顾却举目无亲的感受。
女儿是一个心思深沉、文静的孩子,即便是作为母亲的我,在女儿读大学后,也很少看到的她的脆弱,这是第一次!也是这一次让我确信,女儿轻易不流露不适应的情绪,不是她没有这样的心情,而是她努力要让我们放心。
今年五一,我去北京看她,离别的时候,我们在北京地铁站分别。去年和她分别的时候我哭了,这次,为了避免这样的情景,我快快说了再见,让她直接坐返程地铁回校。在上了长长却也是短短的地铁台阶后,我瞥见女儿在一个石柱边望着我,在地铁汹涌的人海中,一转身,我们都彼此消失在对方的视线中……女儿在我上车后微信告诉我,她哭了……
这样的泪是亲情的泪,即便有离别伤但也掺着幸福。
因一个人感到一座城的温暖,女儿给我的正是这样的感受,她让我去北京感受到并非常规意义上的旅行,而首都北京因女儿有了的温度,我们一起走过的路,路过的景,住过的地段,分别的站台,在我的心里都是有温度的地方,充满人生的温暖记忆,想必在女儿的心里也留下了让她追忆的温度和故事。
也是在最近,有一天晚上我要睡下的时候,翻开手机,发现在午夜零点整,女儿给我留言:妈妈,生日快乐!祝你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还给你备了下礼物,希望你能喜欢……在那一瞬间,我也泪目了!在这个世界上,在生命中平凡又特殊的这一天,也许只有女儿这么贴心地瞅着时点给我送来生日祝福!今年,她十八岁,如花似玉,也长大了,懂事了……
在人生中,在平常的喜乐里,淡然地活着,可也就在这平常中,泪目的情景,常常让人心潮翻涌不止,让平凡的人世多了几分浓烈的滋味。(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