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翠葱茏的六盘山。
6月的固原,天蓝水碧,苍翠清凉,如诗如画。
固原市位于六盘山东麓,地处西安、兰州、银川3座省会(首府)城市的三角中心,曾因“苦瘠甲天下”闻名于世,如今成为脱贫攻坚样板、生态治理模范市,在黄土高原上描绘出天蓝、水清、地绿、土净、民富的美好图景。
近年来,固原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定位,将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美丽新固原建设。
积水为海,积土为山。经过固原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植绿增绿,护得六盘山生态屏障锦绣,造就黄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实现年均降雨量680毫米,滋养着陕甘宁3省区32个市县区600多万人的生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1%,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为89.8%,湿地总面积1.19万公顷,涵养的清水河、葫芦河、渝河、泾河、茹河等河流,成为黄河重要支流。
持续筑牢安全屏障
从固原驱车一路奔向位于六盘山西麓隆德县红崖村的“老巷子”,这里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乡村风情独具,被誉为宁夏最美的古巷子,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来此“打卡”。
近年来,在固原市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引导下,红崖村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以“千年隆德县,百年老巷子”为主题,打造集红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村庄,助力脱贫攻坚,很多村民由此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47岁的村民杨国权,原以种田、打工谋生,收入不高。2011年,在政府的引领帮助下,热爱剪纸艺术的他在家中开办了“乡情剪纸”工作室,精美的手工剪纸作品得到游客青睐。2016年,他又在自家后院开办了农家乐,生活越来越富裕。“隆德县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山青了水绿了花鸟也多了,是个天然氧吧。”杨国权笑着说。
固原市一度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曾经十年九旱,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多年来,固原市围绕六盘山生态系统保护,坚持不懈实施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水源涵养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400毫米降水线绿化造林工程、林草产业示范工程等,增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水质改善能力,保护好西北绿色屏障。
在彭阳县,“山顶柠条沙棘山桃戴帽,山坡地埂杏树缠腰,庭院四旁栽种果树花椒,河谷川台规模发展苹果梨桃,杨柳椿槐下滩进沟上路道”的生态治理模式,实现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沙不入河,治理经验在全国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推广。
经过多年不懈治理,固原市昔日的黄土地逐渐覆盖层层绿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96%;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10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6%,年平均减少入黄泥沙2000万吨以上,年平均增产粮食达1亿公斤,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盘山,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绵延200余公里,面积9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1.2%,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六盘山护林人一道绿屏护到底,以汗水浇灌,一代接着一代,守护着六盘山。
5月20日清晨,身着蓝色工作服的鄢小元等4名护林员,开启了一天的巡山。“阻止重要路口闲杂人等进山、打击盗猎野生动物、每隔3小时上瞭望塔观察记录林情,是我们巡山着重做的3件事。”鄢小元说。作为一名“林二代”,这是他巡山的第26个年头。每年10月到来年5月是森林高火险期。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自1958年就成立了护林队,目前包括鄢小元在内的240多名护林员常年值守于宁夏境内的15个国有林场、76个护林点。
鄢小元说,“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宁夏野生动植物种群最多的区域,植物有1069种,动物有256种,昆虫1792种;保护区横跨彭阳、泾源、隆德三县,有大小溪流60多条,年径流量2.9亿立方米,滋养着流域内100多万人。”
为了守护好这颗高原明珠,保护区按照区域划分,成立15个林场,数百名林业人员昼夜巡防。近年来,保护区运用高科技手段,实施24小时监管,提高了保护区防控能力。
解“水困”畅通发展路
初夏的清晨,巍峨六盘山下,云雾频顾,宛如仙境。
走进固原市何家沟水库,黄河水在这里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利用,确保现有14.4万亩扬黄灌区灌溉用水需求。“何家沟水库总库容997万立方米,现已蓄水100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4800万立方米的黄河水将得到充分利用,黄河水倾泻而出,干渠纵贯原州区黄铎堡、三营、头营等5个乡镇,像条条巨龙穿山越野,滋润37万亩川台地,旱了多年的土地停止“喊渴”,将变成金不换的水田。
2003年10月,固海扬水扩灌工程全线通水,结束了固原人用不上黄河水的历史。但受基础设施限制,宁夏每年分配的4800万立方米引黄指标,使用量不到1000万立方米,致使原州区近30万亩川台地无水可灌。为解决水困,固原市委、市政府于2018年8月提出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建设项目,2019年5月30日,这一固原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水利单体项目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与宁夏中南部饮水工程相贯通,形成南调泾河水、北引黄河水双水源,解决固原工业用水及城市应急供水问题。”固原市黄河水调蓄工程项目组相关负责人满怀喜悦。
经过多年不断积累,固原市探索出“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376条,兴建淤地坝760座,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2462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向好,新增水土保持林8.53万公顷,森林草原植被全面恢复。
围绕产业富民,固原市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租金保底+盈余分红+打工收入”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把每个林草试验示范基地打造成田间工厂和生产车间,让农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记者 鲍淑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