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本网推荐
朋友圈发不实之词,小心构成名誉侵权
2022-08-11 07:19:33   
2022-08-11 07:19:33    来源:宁夏法治报

  与他人发生纠纷时,有人会选择在朋友圈曝光相关情况。但是,朋友圈是面向社会不特定人员的网络公开场合,如果所发内容造成对他人道德品质、社会形象评价的降低,就会构成名誉侵权。

  【案例回顾】

  原告李某某(女)、被告吴某某(男)于2013年结婚后生育一男孩。因夫妻感情不和,2017年女方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书载明:同意双方离婚;3岁的婚生子由被告抚养,原告每月承担抚养费1000元至其年满18岁止;女方对孩子有探视权,男方应给予积极配合……

  2018年12月,李某某、吴某某又签订了《子女探视协议》,载明女方对孩子每个月至少可探望两次,每次2天以上,寒暑假期间探望5天以上。但从2021年3月起,在半年时间里李某某每个月都会频繁联系吴某某要求探视儿子,却被吴某某以各种理由推脱。在连续数月未见到儿子后,2021年8月20日,李某某将自己与前夫的短信聊天记录全部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并配文字痛陈因前夫存在家庭暴力导致离婚,以及其剥夺自己探视权,并写道“由于对方贿赂法院领导,孩子判给了对方”。

  被告吴某某将李某某发布在朋友圈的上述内容分三次进行公证,并以名誉侵权为由起诉李某某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10万元、律师代理费1万元以及公证费4000元。法院经审理判决李某某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布向原告赔礼道歉的声明,不低于15日;赔偿吴某某精神损失费3000元。

  (案例来源: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

  【以案说法】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本案中,李、吴二人经法院判决离婚,李某某当然对婚生子享有探视权,但这项权利的实施需要得到抚养方的认可与支持。李某某因前夫长期阻挠自己探视孩子,就将双方的信息等内容发到微信朋友圈,其中“由于对方贿赂法院领导,孩子判给了对方”的内容无证据予以证实,却通过朋友圈向不特定人员发布,对原告实施了诽谤行为,也足以产生社会公众对原告的品德、声望等社会评价的降低,给原告的精神造成了一定痛苦,已构成侵犯名誉权。

  民法典第1000条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第1083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故法院判决,李某某在其朋友圈公开发布对原告的致歉声明不低于15日;本案因原告不能正确对待被告的探视权而导致,且未就其精神方面的损害结果进行举证,法院酌情确定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损失费3000元。对于原告主张的其他费用,因非处理本案必然产生的费用,法院未予支持。

  (钟玉珍 丁宝平)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