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蒿。资料图片
最近一段时间,秋季过敏性鼻炎让很多宁夏人苦不堪言。从医学角度看,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多为花粉,而秋季过敏性鼻炎的致敏原又与蒿属植物的开花、扬花有关。8月24日,宁夏草原工作站研究员杨发林表示,黑沙蒿和白沙蒿的花期与秋季过敏性鼻炎人群的发病时间基本吻合,或许黑白沙蒿正是诱发秋季过敏性鼻炎的“元凶”。
“蒿属植物在宁夏有20多种,以黑沙蒿和白沙蒿为主,生长在沙质土壤上,主要分布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特别是盐池、灵武、陶乐、中卫这一带的沙地。零星分布在田间地埂上的是艾蒿,能食用。”据杨发林介绍,在天然草原上成规模分布的就是黑沙蒿和白沙蒿,黑沙蒿还是荒漠类草原的优势种。
黑沙蒿和白沙蒿是多年生植物,生命周期在10年左右,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萌发生长,7月中下旬开花,持续到8月底,花期40多天,9月中下旬开始结子,10月底成熟,种子可自然脱落。杨发林告诉记者,野生植物种子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性能,当水土条件不适合时就在土里埋着,水土条件适合的情况下会很快萌发。
“目前黑沙蒿和白沙蒿正逐渐进入开花尾期,秋季过敏性鼻炎发病时间恰好跟它们的花期基本一致,所以我推断,黑沙蒿和白沙蒿可能就是秋季过敏性鼻炎的诱发因素,跟猪毛蒿、黄蒿没多大关系。”杨发林说。
对于这一推论,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鼻科主任胡竞敏认为,“这只是一个推测,还需要进一步做过敏原检测,但目前做过敏原检测的患者很少,缺少数据支撑。”
虽然沙蒿有让人痛恨的一面,但它又是固沙中的先锋植物,在治沙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黑沙蒿和白沙蒿的固沙性特别好,在沙化草原的生态修复中,这两种植物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我区在退化草原、矿山治理等生态修复过程中,会补播黑沙蒿和白沙蒿用于生态建设。同时,沙蒿还有饲料价值,在沙蒿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生物碱挥发出来的蒿草味,家畜一般不吃,但到了冬季枯草期,尤其是下霜后蒿草的苦味会消失,可以替代牛羊的饲草料。 (记者 安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