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本网推荐
我们村里的能人
2022-08-26 07:48:18   
2022-08-26 07:48:18    来源:宁夏日报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农民不能缺席、乡村不能掉队、农业不能滞后。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美丽新宁夏建设的重要位置,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绘就塞上“富春山居图”。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银川市大力支持返乡创业者、培育本土人才加入“治村”行列,他们中不少“能人”进入村“两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本期视点,走近5个致富带头人,讲述他们与乡村共同成长的故事。

夏瑛:“多肉王国”的护花使者

  “红覆轮45元、美杜莎88元,下单还送运费险……现在开始倒计时,要拍的老铁们抓紧时间下单啦。”

  8月2日,走进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的鲜花港花卉文旅小镇一栋日光温棚,52岁的夏瑛和丈夫周平正在通过手机直播推介他们的多肉植物。两人身后的3栋温棚里,一排排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错落有致、色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

  “2014年我们在天津首次接触到多肉植物,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特意带回来一些在自家小院搭棚养殖,自此便与多肉结下不解之缘。”夏瑛说,最初只是把种植多肉当作兴趣,夫妻二人去北京、上海等地搜寻不同品种的多肉植物,回来进行嫁接培育。后来家里的多肉植物多到无处下脚。

  “刚开始我们把多肉通过微信朋友圈赠送或低价转让给亲朋好友,发现喜欢多肉的人还不少,便利用淘宝‘先款后货’的形式进行销售。”夏瑛说,这也为后来线上销售开了个好头。

  2015年,夏瑛前往昆明交流学习。她发现跟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相比,宁夏更适合多肉植物生长。“多肉耐旱喜阳,省水易活。宁夏气候干燥少雨,种植出的多肉品质好,长途运输品质也不打折。”

  夏瑛抓住宁夏多肉市场的潜在商机,成立银川多肉多浆植物产销协会,开始规模化种植销售多肉植物。同年,她被聘为兴庆区科技特派员,带领大学生、创业青年和农户种植多肉植物。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成了夏瑛夫妻俩思考最多的问题。他们想到了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直播,便带领协会成员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直播间进行线上销售。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直播销售第一天就卖出100多单,这让夫妻俩既赚到了第一桶金,也看到了线上销售的广阔前景。目前,夫妻二人抖音号粉丝已突破1.2万人,月收益突破1万元。

  近年来,夏瑛夫妻从成百上千个品种中优选出30个品种,打造中高档多肉品牌,利用线上途径外销。同时,经过嫁接培育,创造出“悦神”“欧若拉”等多肉新品种,“欧若拉”还远销马来西亚。

  如今,夏瑛夫妻俩种植了2000平方米日光温棚3栋、500平方米温棚5栋,年销售额达70万元左右,带动30多人就业。

  “我们打算在昆明设置银川多肉植物展销点,让更多人了解宁夏多肉品牌。”夏瑛说。(记者 贾 莉 见习记者 何娟亮 文/图)

<p>  夏瑛种植的多肉大棚。</p>

夏瑛种植的多肉大棚。

【编辑】:姚振国
【责任编辑】:姚振国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