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鱼啦!”11月11日,石嘴山市在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鱼菜共生”设施蔬菜大棚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鲈鱼陆续出塘,这是枣香村“鱼菜共生”项目迎来的第一批鲈鱼成熟出塘。
上午10时,枣香村“鱼菜共生”技术员马建立和七八名村民正在整理渔网准备下网。他穿戴好专业的防水雨衣,慢慢进入养殖槽,然后将渔网拉下水,等渔网在塘里完全打开,再缓慢地向槽边移动。“抓紧,开始收网了!”随着马建立一声令下,等在养殖槽外的村民合力开始收网。随着渔网面不断收窄,不时有鱼跃出水面,等渔网收至养殖槽边时,密密麻麻的鲈鱼在渔网里翻腾着。村民们分工合作,有的固定渔网,有的递上沥水篮,为出鱼作准备。马建立对被“围困”的鲈鱼进行最后的分拣,他将体重不达标的小鱼放归养殖槽,将重量达标的放进沥水篮。“我们挑选重量在一斤二两到一斤半的鱼进行售卖,重量达不达标,我掂一掂就知道。”马建立笑着说,“重量不达标的放回去继续养,达标的捞出来转运到小鱼池里等待出售。”
“本次‘鱼菜共生’项目第一批鲈鱼预计出塘4000尾左右,主要通过现场捕捞和零售形式出售,单条售价30元左右,收益预计达到10万元。”枣香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杨宏杰说。
目前,枣香村已安装4套循环水养殖设备并投入运行,生态种养使“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成为现实。该村通过巧妙的科学设计,把水产养殖和传统种植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完美融合,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系统。杨宏杰告诉记者,每套循环水养殖水体仅有50立方米,能放5000尾鲈鱼,密度大、效率高,相当于传统鱼塘三亩至五亩的产量。每栋温棚每季可生产水产品1000公斤至1500公斤,各类瓜菜4000公斤,单季单棚效益可达3万元至4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枣香村将进一步推动‘鱼菜共生’项目建设,实现绿色、循环、高质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新模板。”杨宏杰说。(记者 田倩 赖盛龙 实习记者 王忠华 文/图)
11月11日,大武口区星海镇枣香村“鱼菜共生”第一批鲈鱼出塘。
村民正在采摘“鱼菜共生”生态循环系统中生长出来的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