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老人到大城市投靠子女,生了病医保怎么报销?年轻人在外省就业生活,户籍业务是否要回老家办理?想买辆二手车方便出行,如何少跑腿、办得快?困难群体在外地需要法律援助,该如何解决?
随着人员异地流动和企业跨区域经营日益频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跨省办事需求日益增多。近年来,宁夏加速平台建设、加强数据共享,越来越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获得群众认可和点赞。随着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持续推进,信息“快跑”代替群众奔波,靠前服务提升办事效率,群众跨省办事的堵点渐次打通、难题不断化解。目前,全区政务服务实现跨省通办事项共301项。
公积金“跨省通办”便捷暖心
“去一趟西安,来回高铁票费用约500元,再抓紧办,也得两天时间,而且还必须在工作日内,这些都是成本。有了‘跨省通办’业务,这些麻烦都解决了,非常方便。”6月20日,董女士和记者聊起住房公积金异地办理的“新体验”。
银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为异地公积金缴存职工办理业务。
董女士和丈夫都是某石油单位员工,多数时间都在野外,回市区时间较少。今年,董女士在银川买了一套新房,在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时候犯了难。“我们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地在西安,新买的房子在银川,工作的地方在陕北。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一套流程走下来,要耗费很多时间、路途费用,让人发愁。”董女士在翻看微信公众号的时候,看到了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的业务,“这个业务专门解决我们家的难题。”她通过电话咨询,准备好所需材料,去银川市民大厅一上午就办理好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
近年来,银川市持续推进公积金“跨省通办”便捷服务,不断提升住房公积金“便民、利民、为民、惠民”服务水平。借助智慧公积金信息化建设,以“全程网办”“掌上办”助力“跨省通办”。逐步实现“非必要不现场”的服务模式,目前16项公积金提取类业务中已有13项实现“全程网办”和“全程掌办”,18项公积金归集类业务中已有14项实现“全程网办”。针对在银川购房的异地公积金缴存职工,通过“跨省通办”专窗“两地联办”的形式,实现购房人在购房地一站式完成异地公积金提取业务办理。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随时随地为企业和职工提供“7×24小时”“全地域”“全覆盖”的住房公积金便捷服务。
“自‘跨省通办’业务开办以来,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积极开展业务宣传,让有需要的缴存职工第一时间知晓政策。积极拓展住房公积金‘跨省通办’服务事项,最大限度做到应办尽办。截至目前,已经实现了退休提取、购房提取、提前还清公积金贷款、开具异地缴存证明、开具贷款结清证明、单位登记开户等8项全国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以及住房公积金汇缴、补缴、同城转移、基数调整、个人账户设立、租房提取等6项宁夏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银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归集管理处负责人曹欣说,在银川市市民大厅住房公积金服务大厅及灵武、永宁、贺兰、铁路、宁东等5个分中心业务大厅同步增设“跨省通办”专窗,安排专岗工作人员专门接待办理“跨省通办”事项,统一业务标准,明确业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跨省通办”示范窗口。
银川市设立公积金服务大厅“跨省通办”专窗以来,服务来自北京、西安、兰州、阿拉善盟、泰安等全国各地城市的群众,有效解决了办事职工异地往返的实际困难,受到办事群众的点赞认可。2022年实施“跨省通办”以来,银川市共办理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类“跨省通办”业务35万余笔。联合外省市为1302名异地办事需求的申请人办理“跨省通办”“两地联办”事项,有效解决了企业和职工异地办事“多地跑”“来回跑”的问题。(记者 智慧 文/图)
二手车“过户”不用两地跑
2021年,为进一步促进二手车交易行业发展,便利群众办理二手车交易登记手续,公安部会同商务部、税务总局部署推行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同年9月1日,银川市作为全国第2批218个试点城市之一,率先在全区推行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改革;2021年年底,二手车交易登记业务在全区实现“跨省通办”,实现档案资料网上转递。异地交易二手车可以就地直接办理车辆查验、登记,无须返回登记地验车、提取档案、办理转出,变“两次登记查验”为“一次登记查验”。
“在转入地交易的时候,不需要再回到车辆的登记地办理转出和查验,省去这道手续,方便群众在转入地直接办理交易登记,减少两地往返。”银川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德胜车管所业务受理岗工作人员宗单玲说,二手车交易转移登记“跨省通办”便利措施适用于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对于二手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现机动车所有人(二手车买方)住所不在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内的,可以直接到住所地(转入地)交易并申请机动车转移登记,无须再到原登记地(转出地)车辆管理所交验车辆。
今年6月中旬,银川市民王先生在二手车市场选中一辆渝牌的二手轿车。确认购买后,王先生现场在交易市场内的车管业务窗口办理了车辆查验。档案信息随即通过网上转递、登记,直接转入银川。“真是太方便了,整个过程前后不到10分钟。我也不用再前往重庆验车、办理转出,那样来来回回,少说也得两周时间。”王先生说。
近年来,随着公安交管深化“放管服”改革,逐步实行交管业务一证办、异地办、网上办、就近办等便民措施,宁夏推进公安交管“跨省通办”改革向纵深发展,多项车驾管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其中,驾驶证初次申领、驾驶证补换证、满分学习、驾驶证审验等驾驶证业务以及二手车转让登记、车辆信息变更备案、异地变更车身颜色(小、微型载客汽车)、免检车申领检验标志等机动车业务均可实现“跨省通办”。
截至目前,全区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业务共办理了18.6万笔,满分审验教育地网上变更229笔,车辆信息变更“跨省通办”292笔,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802笔,小客车登记全国“一证通办”4647笔,大中型客货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1521笔,恢复驾驶资格考试“跨省可办”342笔。(记者 陈思)
群众异地就医更有“医”靠
“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解决了我的大麻烦,之前在西安看病一直是自己垫付全部费用,半年左右携带上百张票据和清单回银川报销,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遗漏个别票据。”银川市参保人小李说。
银川市参保人在兴庆区政务大厅医保窗口办理跨省异地就医结算业务。
小李患有肾衰竭,曾在西安某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等待肾源期间需要频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今年年初,小李回银川报销血液透析的费用时,银川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告诉他,现在跨省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不用来回跑。银川市医保中心工作人员查询小李跨省异地备案信息无误后,建议小李在开通门诊血液透析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跨省直接结算血液透析治疗的费用。
在随后的就诊中,小李告知就诊医院自己是外省参保职工,已经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和审批了门诊慢特病等。因为手续齐全,小李提供社保卡就可以直接结算,每次数千元的治疗费用现在只需要支付个人自付的数百元即可,大大减轻了小李血液透析治疗的垫资压力,且再也不用费心整理复杂的票据清单,往后可安心看病,再无“报销难”的后顾之忧。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银川市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2.43万人次,基金支付7900多万元;银川市为区外参保人员直接结算4.48万人次,基金支出1.4亿多元,结算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兵团)、直辖市。
目前,全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已实现了参保人群的全覆盖,备案渠道进一步拓展,备案手续只需办一次,参保人员凭医保电子凭证即可进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有效期由原来的6个月提高至12个月。跨省长期居住人员在不降低待遇水平的情况下,可在参保地和就医地双向享受待遇。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不断扩大,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急诊急救费用及生育费用和职工普通门诊统筹费用均纳入我区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一直以来,宁夏着力破解参保群众异地就医跑腿报销、资金垫付等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构建了横向和纵向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网络,基本实现群众自治区内异地就医结算“零跑腿”“无垫付”。目前,全区5个统筹地区、75家医疗机构开通高血压等5个病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今年6月1日,我区又开通跨省长期异地备案参保职工普通门诊统筹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涉及医疗总费用47亿元,惠及参保群众57万人次,减少资金垫付29亿元。(记者 周昕 文/图)
法援跨区协办高效便民
去年,苏某的儿子马某因在兰州市榆中县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榆中县公安局逮捕,羁押于当地看守所。家庭困难的苏某想前往当地为马某申请法律援助,奈何人生地不熟,苏某来到固原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为帮助苏某在异地申请法律援助维护其儿子马某权益,固原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一方面将情况汇报至负责人,另一方面调查了解苏某家庭情况。
经了解,苏某丈夫早年去世,她一人抚养马某兄弟二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属于城市居民低保户,马某小时候患有脑膜炎,致使其智力存在一定缺陷,听力残疾,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马某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因申请法律援助需在办案机关所在地的同级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固原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多次和兰州市榆中县法律援助中心协商联系并提供当事人有关佐证材料,成功为马某提供异地协作法律援助。
去年,自治区司法厅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增强法律援助跨区域间协作配合,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异地协作试点机制以申请地法律援助机构主动对接、协作地法律援助机构积极配合承办案件为原则,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过程中,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就如下事项请求协作:法律援助申请的移送;代为调取、审查申请人身份和经济状况证明材料;代为调查取证;存在异地关押、异地开庭或是由协作地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服务更有利于当事人等情形;重大、疑难、群体性案件,协作地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确有困难的,可以要求申请地法律援助机构派员办理;协作地法律援助机构自愿承担的其他事项。
与以往的协助调查机制不同,不同省区间有不同的标准和处理方式,异地相互认可是最难达成的。“跨区法援机构间的‘授权’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两地在优化便民举措中共同传递法律温度,在提升办案效率上展示了援助速度,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受到了群众认可。”唐静说。
2022年以来,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共办理法律援助异地协作161件。(记者 马忠)
户籍新举措让群众省时又省心
“我的户籍在陕西,现在两个孩子需要办理身份证,因为工作原因,我又不能请假回去办理,能不能在这边帮我的孩子办理身份证?”近日,暂住盐池县大水坑镇的刘先生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盐池县政务大厅户籍窗口咨询身份证跨省办理的相关流程。
民警为市民办理全国居民身份证申领拍照业务。
了解情况后,户籍民警告知刘先生可直接在户籍窗口提出申请,无须再回原户籍地办理相关手续。在民警的指导下,刘先生填写了申请表、采集了照片、指纹,顺利完成两个孩子身份证首次申领的业务。
“原本只是想咨询一下,没想到难题直接被民警解决了。”拿到两个孩子的身份证后,刘先生直夸政策好。
今年4月1日开始,宁夏开始在全区正式开通全国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户口迁移和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等业务,主要包括开通全国居民身份证首次申领、所有户口迁移“跨省通办”、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区内通办)业务、网上申请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业务。全区各派出所按照工作流程采集户籍、照片、指纹等信息,通过“跨省通办”业务协同应用平台推送给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审核通过后,予以办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业务。通过该平台办理户籍迁移的,使用电子凭证办理业务,群众要求线下办理的,仍继续沿用原有户籍迁移工作流程予以办理。
“各派出所户籍民警坚持点对点沟通协调,及时查收‘跨省通办’业务请求,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反馈查询结果,不需要当事人奔波于两地派出所之间提供相关材料,真正实现‘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减少了办事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让群众省时省心。”银川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新举措实施以来,银川市公安机关共“跨省通办”户口迁移业务536件、办理跨省身份证9586张。
今年5月,永宁县望远镇居民王女士与丈夫到望远派出所户籍室办理迁户业务,王女士的户口在望远派出所,儿子的户口在河南通许县,因为上学需要将儿子的户口迁到宁夏,正好赶上开通了跨省通办业务,民警详细介绍了办理户口迁移需要准备的材料,对王女士携带的材料仔细审核后,立即受理,并与河南省通许县长智派出所取得联系,3个工作日后即可持户口本来所里办理入户。王女士感慨地说:“过去办理迁户,要到户口所在地和迁入户口所在地之间来回跑,有了跨省通办,省时省心还省钱。”
据介绍,自户籍业务“跨省通办”政策施行以来,宁夏各地公安机关切实将实事办进老百姓的心坎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 刘惠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