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川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银川市人民政府提请的《银川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控烟条例》(修订草案)),目前正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及公民的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8月25日,其中明确规定,不仅医疗机构、学校、幼儿园、科教文化艺术场所和室内营业场所禁止吸烟,在公共交通工具内、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馆甚至是公园、广场等地也禁止吸烟。
事实上,在此次征求意见之前,《银川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在我市已经实施多年,那么,银川市各公共场所的控烟情况如何?面临哪些困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室内
控烟工作各有招吸烟者已少见
在宁夏博物馆展厅里,到处都能看到形式多样的“禁止吸烟”标牌,还有工作人员在展厅里来回巡视。“其实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吸烟的人,因为在门口就被拦住了。”一位名叫刘福的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市民进入宁夏博物馆参观时,首先要通过安检。安检时,身上携带的香烟、打火机等物品,就会被要求交给工作人员暂时保存,即使侥幸蒙混过关,进到展厅里,也逃不过烟感器的追踪。
“展厅里每隔四五米就有一个烟感器,稍微有一点点烟都能感应到,立马就会示警。”刘福说,就算想躲在卫生间里抽烟都不行,烟感器也能感应到。
在银川市图书馆,市民进门时同样会被要求主动上交身上的香烟、打火机等。进入馆内后,几乎每个房间都张贴有禁止吸烟的宣传标语,还有各种小铭牌上刻着禁烟标识,时刻提醒人们不能吸烟。“我们除了把好入口关,加强宣传外,还在每个阅览室都安排了工作人员,在为市民服务的同时,也监督提醒市民不要在馆内吸烟。”该图书馆相关工作人员说。
除了博物馆和图书馆外,电影院也是市民经常光顾的室内场所,这里的控烟工作做得如何呢?在位于解放西路的宁夏会堂国际影城里,禁烟宣传做得有声有色。
“我们影院售票区会不定时播放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广告,每隔一段时间还会通过广播提醒市民不要在公共场合吸烟。”该影院店长夏龙说,当观众落座之后,工作人员还会在正片开始前,再次重申公共场所吸烟的危害,提醒大家不要吸烟。
此外,在影片播放过程中,工作人员每隔15分钟就会进去巡视一圈,发现有人吸烟则会立马制止。“其实,现在市民的素质普遍还是挺高的,在电影院吸烟的人几乎没有。”夏龙说。
室外
文明劝导正在做完全禁烟有难度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人已经非常少了,那么在公园、广场等室外场所是怎样的情况呢?记者走访了银川市多处公园发现,尽管公园每天有清扫人员进行清理,但随意丢弃的烟头仍然不少。
银川市中山公园主任胡英介绍,目前公园方面针对游客吸烟的情况,也只能进行文明劝导,争取做到烟头不落地。“无论是已经实施的,还是修订后的《控烟条例》在公园里的推行难度其实还是挺大的。”胡英说。
“如果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进入公园自觉把烟熄灭,那就最好了,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胡英告诉记者,很多市民认为,室内禁烟是应该的,但在室外抽烟应该是没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园方面没有任何执法权,即使看到有人吸烟,也只能靠劝阻。
而在相对更加开放的海宝公园、森林公园等处,要想制止游客吸烟更是难上加难。以森林公园为例,公园面积较大、游客较为分散、工作人员相对较少,都是摆在眼前的困难。“我们公园总面积94.7公顷,除了两个大门外,还可以从周边的一些小区直接进入,可以说是开放式公园。”森林公园主任张艳说,在这样大的园区里,要想时刻盯紧游客不吸烟,是非常有难度的。
“吸烟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们无法预测游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要吸烟,即使是在监控里看到了,等赶到现场,人家可能已经吸完了,甚至连人都已经走了。”张艳说,即使真的看到有人吸烟,没有执法权,也很难起到效果。(记者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