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检法动态
宁夏检察机关:“数字检察”点亮“智慧监督”
2023-07-21 17:20:43   
2023-07-21 17:20:43    来源:宁夏法治报

  在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中,有这样一组亮眼数据:全区检察机关共核查纠正社区矫正对象脱管16人,同比上升400%,核查纠正社区矫正对象漏管34人,同比上升55%,监督收监执行12人,同比上升100%。

  法律监督质效的倍增,是自治区检察院深入推进主题教育,破难题促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全区检察机关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推进法律监督模式变革的实践缩影。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自治区检察院紧紧围绕“破、立、固”3个关键字,努力书写宁夏“数字检察”发展新图景。

  破壁 从被动监督到能动履职

  今年2月,自治区检察院印发《宁夏检察机关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实施方案》,对推进“数字检察”进行规划部署,建设大数据资源库作为一项重要工程被列入其中。

  数据从哪来?怎样让海量数据流动起来,真正成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新动能?宁夏检察机关启动“数据破壁”行动,将各类数据“活水”引入检察监督工作,形成共融互济的数据大网。4月28日,自治区检察院与自治区司法厅就协同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常态化共享数据信息会签协议,为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破局纾困。依托这一机制,诸多隐蔽线索被一一锁定。

  5月17日,同心县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筛查,从199名社区矫正对象中发现王某某2022年1月8日至10日未履行请假手续外出情况,随即展开调查核实。通过比对宁夏社区矫正一体化工作平台数据,最终证实王某某脱离监管,依法向同心县司法局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今年以来,同心县检察院依托大数据分析比对,已核查纠正社区矫正脱管7人,1人被收监执行,有力推动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从“被动审查”到“主动调查”的转变。

  “目前,全区检察工作网已实现与宁夏社区矫正一体化工作平台的贯通对接,实现足不出户即能完成实时查询社区矫正执法信息、检查发现违法违规线索、监督社区矫正机构规范执法等工作。”自治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怀才介绍。此外,自治区检察院还通过积极融入政法、政务大数据体系,对接数据共享需求清单,协调检察工作网接入政务数据共享系统等,为提升法律监督质效蓄势赋能。

  建模 从一案到类案 从办理到治理

  “2020年12月26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十一)针对职务侵占罪增设了罚金刑。我们通过数据筛查,发现这起案件中陈某的犯罪行为持续到2021年7月,应当适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其并处罚金。”中卫市检察院发现一起职务侵占类案件未判处罚金刑线索。5月26日,中卫市沙坡头区检察院就该案提请抗诉。

  这条线索的发现,得益于中卫市检察院研发的罚金刑漏判、错判类案监督模型。今年3月初,中卫市检察院在开展全市刑事检察案卷评查工作中发现,部分法院已判决案件存在罚金刑适用不当情形。能不能借助大数据,从海量案卷中“揪出”类似案件,并及时予以监督纠正?该院据此研发罚金刑漏判、错判类案监督模型,并于3月21日上线使用。截至目前,通过该程序,中卫市检察院共发现监督线索27条,其中4条已经分析研判、启动监督程序。

  今年以来,自治区检察院以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为支点,着力推动法律监督由点到面、由个案到类案、由一域到全域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其中,银川市检察院利用涉财产型监督模型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31份,并与市委政法委、公安、法院协商会签《关于建立取保候审保证金与财产刑执行衔接机制的实施办法》。吴忠市检察院推动公安机关取保候审类案清理,监督撤案3件、纠违3件、移送市公安局纪检部门1件。

  截至目前,全区各级检察院共建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109个,涵盖“四大检察”各业务条线,已投入应用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60个,发现监督线索680件,办结和正在办理的监督案件280件,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工作初见成效。

  固本 磨砺提升“数字检察”能力

  7月6日,自治区检察院召开赴浙江跟班学习“数字检察”工作汇报会,7名到浙江省检察机关跟班学习的检察人员依次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跟班学习是一次实战练兵,拓宽视野和思路,激发了干好‘数字检察’工作的内生动力。”自治区检察院技术处副处长马锐说。

  人才队伍建设是“数字检察”战略的关键。今年以来,自治区检察院聚焦引导检察人员增强数字思维、数字理念、提升数字能力,着力培养讲政治、精业务、懂数字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将“数字检察”课程纳入检察业务条线培训内容、邀请专家讲授“数字检察”、举办法律监督模型竞赛等方式,提升检察人员运用数字思维和数字技术破解法律监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对各市级人民检察院检察业务工作考评办法》,将“数字检察”工作成效纳入业务考评范围,调动一线办案人员参与“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区检察机关已建立的109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中,一线办案人员直接参与研发和创意构思率达100%,极大地提升了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首席记者 王潇翊)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