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10元至30元找网络写手,将“爆款”原创文章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上线,一些自媒体靠“洗稿”做成大号。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相关部门对抄袭、剽窃的打击力度加大,一些自媒体采取更加隐形的侵权手段,通过将他人原创摘编整合“洗稿”,已形成地下产业链。
最低千字10元,以“洗稿”带流量一期广告能卖数万元
北京祁女士从事开发儿童陪护机器人,同时经营一个儿童教育类公众号。她说,原本想利用专业所长发表教育类文章,同时推广公司产品,经营半年后发现,原创文写起来费时费力,阅读量一直低迷。后来,她从朋友处得知有专门从事“洗稿”的服务,花400元买了一篇主题为“亲子关系”的4000字文章。一天内,浏览量就超过3600次,创了最高纪录。“文章看起来很眼熟,但在网上没搜到完全同样的,就放心上线了。”她说。这种千字百元的价格,在安徽一政务公众号运营者小朱看来就是“天价”。他通过百度贴吧联系写手,千字10元至30元便能搞定。
除了一些刚起步的自媒体会“洗稿”,较为知名且拥有大量粉丝的大号也会“洗稿”。
今年初,一位知名自媒体人发文称遭遇多次“洗稿”。他举例称,自己所写文章《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里的书房》,时隔数月后被某公众号“洗”为《最好的学区房是自家的书房》。
据了解,不少自媒体依靠“洗稿”做成大号,再借助流量数据卖广告,一些营销号尤其突出。重庆中睿政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黄兴中介绍,有的营销号凭借“洗稿”带来的流量,一期广告能卖到数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
有在校大学生与“宝妈”“洗稿”月入近千元,网上售卖专门软件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人专门从事“洗稿”,通过贴吧、QQ群、朋友圈、熟人推荐等渠道招揽生意。
“写手中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赋闲在家的‘宝妈’,他们处在产业链最底层。”曾调查过“洗稿”行业的夏之南说。
在校大学生小灵每月靠“洗稿”赚近千元。她说,以前在贴吧、QQ群领任务赚得少、风险高,后来给一个心理学公众号“洗稿”,一篇短稿件就能赚几十元。
具体如何“洗稿”?有两年经验的郝女士说,先找到同类主题爆款文章,然后使用一些技巧改头换面。比如简单替换同义词,高兴换成激动等;颠倒语序、段落,如将“采集、优化”换成“优化、采集”,将A段与B段对调等。“一般5000字稿件,我一个多小时能完成,而且基本能通过平台的原创审核。买文的自媒体靠这些稿件能吸引不少粉丝,毕竟爆款原文底子都好。”郝女士说。
随着“洗稿”产业壮大,还滋生了大量技术工具。记者在淘宝网随机联系一家自媒体文章视频采集伪原创生成软件的卖家,对方声称“根据关键词采集爆文,一键伪原创,现在只要9块9”,并附送教学课程、原创度检测。
避免纵容“智力偷懒”,明确“洗稿”行为界定与处罚办法
7月16日,国家版权局、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8”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未经许可转载新闻作品和摘编整合、歪曲篡改、抄袭剽窃等侵权现象。
专家认为,斩断“洗稿”产业链需要司法部门、内容分发平台等多方同步发力。专家建议,提高平台原创审核力度,通过机器算法和人工审核相结合来监管,用技术手段来为行业纠偏。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王英占律师建议,在司法层面加强对原创内容产品的保护,尽快明确“洗稿”行为的界定办法与处罚手段。同时希望越来越多读者增强版权保护意识,主动加入举报监督队伍,避免纵容一些自媒体“智力偷懒”,铲除“洗稿”产业的生存土壤。(据新华社合肥10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