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资料图片
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4月15日正式落地实施,各市场主体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为电动车)。4月19日以来,记者连日走访了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的电动车市场与兴庆区建发家世界商业广场电动车市场,发现超标电动车仍在销售。
超标电动车仍在销售
4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兴庆区建发家世界商业广场电动车市场走访发现,很多品牌电动自行车已经做好了迎接新国标的充分准备,有的品牌还顺势推出了电动车“以旧换新”及购买保险服务。不过,部分店铺仍在醒目位置摆放着不符合新国标要求的违规车型,并以车速快、能上牌为卖点向外推销。
“新国标是实施了,但要真正落地还有些时日,目前对我们的生意影响不大。”在一家专卖店,销售人员表示,这两天有很多顾客来问新规的事情,担心新车不好用,买了旧车又怕不能上路。对于新标准出台,她认为“这是行业洗牌,会更规范电动自行车行业,只有真正合规的主流品牌才能存活,众多不合规的杂牌车子肯定会被淘汰。”
“很多消费者来店里咨询电动车销售情况,在是否购买新国标车上犹豫不决。”一位店老板坦言,该店还有很多旧标车库存,除了部分返厂、销往外地农村,大部分只能靠经销商自己消化。“卖电动车的利润已经很薄,如果库存不尽快消化,我们经销商的损失就更大了。”
在几家电动车销售卖场,销售人员除了用“不限速”“跑得远”吸引顾客购车外,还都有优惠措施,有旧车的可“以旧换新”,在此基础上还能降300元到500元不等的购车款。还有一家门店的营业员表示,最近他们一直在搞活动去库存。“像那些上班路程远的、做小生意需运货送货的,还是会买旧标车。”
在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的一家电动车专卖店,店内车款大多数为轻便摩托车款式的电动车。在该店橱窗边,摆放着一辆赛车款的电动车。“这种车款更快,可以跑到70km/h。”当记者询问这款车现在买了能不能上路时,店家称宁夏地区的相关文件还没有下发,购买上路不会有任何问题。
已有市民“尝鲜”
买新国标电动车
记者走访了解到,新国标车因为材质更好,工艺更精细,价格也普遍更贵。“由于新国标的高要求,产品的制造成本肯定会有所增加。”在一家店门口陈列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带脚踏板,扶手模样更接近自行车的扶手。“这款现在2450元,还是促销价。而类似这样的旧标车,也就2000元左右。”销售人员介绍。
市民于先生货比三家后,选中了一款带脚踏的新国标车。“价格是稍微贵一点,不过贵一些质量会更好,也不用担心能不能上路的问题。”于先生说,符合国家标准也让他买得更安心。
而正在选车的戴女士却有不同观点。戴女士上班的地方离家比较远,她首先考虑的是电池续航,相比较而言,超标车的电池耐用动力强,且价格更加优惠,所以她暂时不考虑新国标车。
家住西夏区的市民张先生每天都骑大型电动自行车上下班,前几天他专门把3年前买的电动车合格证书及发票找出来并随车携带。“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实施是行业洗牌,必然会淘汰大批杂牌、没有国家强制性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产品,整个行业质量和管理都会上一个台阶。我随身带着合格证也是防患于未然,虽然我们这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但是要遇到交警查车,我这也是一个证明。”张先生表示,对新国标表示支持理解的同时,他还在密切关注上牌、考驾照等具体政策,以及自己的车还能骑多久的问题。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表示,并非很清楚新、旧标准的电动车有啥具体区别,但目前购买到的电动车都能上路行驶,也就不那么在意是旧国标还是新国标了。
关于上牌每家专卖店说法不一
在一家爱玛电动车专卖店,通过商家介绍,记者了解到,爱玛电动车专卖现在正在销售的有一部分是带有3C标志的新车,这一系列车,都带有脚踏板,并且速度都控制在25km/h左右。但还有一部分在卖的是4月15日以前生产的旧车,这部分车的时速都保持在50km/h左右。店家告诉记者,这部分车是在销售之后就不会再生产了。对于这部分车的购买,目前还不需要考取驾驶证,至于以后是否需要还要看具体政策。
另一位店员告诉记者,轻电摩托车凡是带有3C标志的,都属于需要考取驾驶证并且购买保险的机动车类型,这类车型的保险和牌照需要到车管所等相关部门办理,门店只负责销售。门店上办理的都是属于防盗备案号的系列,包括牌照,GPS定位仪,保险等,与机动车驾驶牌照是不一样的,目前宁夏地区车管所还没有受理具体的电动车办理牌照的业务。
“国标车能挂牌,不是国标车的可以先办理临时牌”“临时牌照可以用3年”“国标车不用挂牌,非国标车才需要挂牌”“非国标车也不用挂牌,摩托车才需要挂牌”……记者走访了多家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对于能不能挂牌,几乎每家专卖店的员工给出的答复都不相同。
据了解,目前宁夏地区还未出台相关政策。记者查询到,按照工信部要求,新标准正式实施后,对于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妥善的解决办法,通过自然报废、以旧换新、折价回购、发放报废补贴、纳入机动车管理等方式,在几年内逐步化解。(记者 董静怡 樊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