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西吉警方捣毁一制毒窝点,查获毒品11.6公斤
新时代禁毒工作的“宁夏样本”
2019-06-26 07:46:30   
2019-06-26 07:46:30    来源:新消息报

  现有吸毒人员“减存量”,戒断巩固率持续提升,新增吸毒人员“降增量”……近年来,宁夏自上而下开展立体化禁毒人民战争,全区禁毒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探索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地区治理毒品问题新路子,开创了新时代禁毒工作的“宁夏样本”。

  火力全开,毒品违法犯罪案连续3年下降

  2018年,宁夏禁毒工作火力全开,全力创建禁毒示范省区,使我区毒品违法犯罪案件连续3年保持下降态势。

  “降增量”“减存量”“控毒害”……这一年,宁夏“五大体系”全面构建,“八责机制”强力推进,《创建全国禁毒示范省区管理办法》等各项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多警种、多部门协调联动、合成作战的缉毒执法机制日趋完善,公安部挂牌目标制贩毒大案相继告破,30余名毒品犯罪嫌疑人落网,缴获毒品31公斤;整治外流贩毒“清流”行动战果丰硕,被外省区查获外流贩毒人数年均下降17.3%,7个重点县区实现“摘帽”;建成标准化社区戒毒康复中心246个,覆盖所有涉毒乡镇,双四色网格化分级分类管控效果突显,全区现有吸毒人数逐年下降30%,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保持在99%以上,戒断3年巩固率由27%提升至55%的历史最高位。

  截至目前,全区吸毒人员戒断3年巩固率提升至55%的历史最高水平,毒品滥用规模明显萎缩。吸毒人员实施的非涉毒刑事案件占比由2013年的13.37%下降至目前的5.43%,毒品问题引发的“两抢一盗”等侵财类案件明显减少,群众对禁毒工作满意度达到92.24%。

  2018年,我区禁毒工作以萎缩毒品消费市场、遏制毒品社会危害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禁毒示范创建、禁毒重点整治和禁毒专项行动等,全面推进创建全国禁毒示范省区试点工作。在2018年全国36个大城市毒品治理情况监测通报中,银川市毒情轻微程度排名全国第四,禁毒工作综合成效排名跨入全国前十。其中,毒品泛滥程度全国倒数第二,吸毒人员查处能力全国第一,毒品预防教育能力、吸毒人员管控能力均位列全国前五。

  全链条打击,斩断制贩毒魔爪

  2019年除夕,宁夏警方打掉一跨宁甘滇贩毒网络、缴获海洛因7公斤。

  2019年4月17日,宁夏警方成功破获“2017—178”特大贩卖运输部级毒品目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缴获毒品海洛因15981克(46块)、麻古19克,查扣运毒车辆2辆,成功摧毁了一个横跨宁陕滇的贩卖运输毒品网络,

  “我区持续高压严打毒品犯罪,通过合成作战的缉毒执法等机制,实现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8年,自治区公安厅抽调研判作战经验丰富的民警组建禁毒情报研判中心,整合全区优势警力成立打击外流贩毒和制毒活动“7·18”专案工作组,对研判梳理出的涉毒高危人员实行专案攻坚、挂图作战,坚持全网络侦控和全链条打击模式,先后侦破青铜峡市“11·25”特大生产买卖制毒物品案、西夏区“8·27”特大制造贩卖毒品案、平罗县“3·01”网络贩卖大麻案、同心县“2·15”特大贩卖毒品案等一批毒品目标案件,毒品犯罪案件嫌疑人批捕率达96%以上,打团伙、摧网络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宁夏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8名,摧毁制毒窝点4个,缴获各类毒品折合海洛因32.1公斤,以及大量制毒原料设备,毒品向我区及周边扩散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今年,我区狠抓全链条打击不放松,推动缉毒执法向专业合成升级。切实强化与主要毒品来源地和周边省区禁毒协作,形成跨区域协调联动、多部门同步上案的合成作战格局,宁夏分别与云南广东、四川及周边省区建立打击“金三角”毒品、打击合成毒品、联合打击毒品等警务协作机制。建立区市县三级禁毒情报纵向传递督办机制,梳理确定一批重点目标案件,由公安厅牵头成立专案组,全链条打击一批跨区域毒品犯罪网络,被外省区查获外流贩毒人数三年累计平均下降10%以上。

  与此同时,我区形成区、市、县三级联动整治态势,持续深化毒品问题严重地区重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区外流贩毒问题和合成毒品滥用问题的督导整治力度,摸清底数、对症下药,部署境外追逃专项行动,坚决打掉一批幕后毒枭,彻底扭转毒品问题重点县区的毒面貌。并开展场所清查整治,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禁毒责任书签订率、涉毒场所查处率达100%,对涉毒场所实行“一次性死亡”,坚决遏制合成毒品在公共复杂场所发展蔓延。

  多策并举帮扶,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

  戒毒人员属于特殊人群,大多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一技之长,因此在求职路上处处碰壁,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往往形成吸了戒、戒了又吸的怪圈。

  40岁出头的姜海峰是永宁县人,在沾上毒品之前,他曾是远近闻名的砖厂老板,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积累了数百万元资产。2005年,在朋友的引诱下,姜海峰第一次接触到海洛因,自此开始了他长达8年的噩梦。

  数百万资产都已被败光,砖厂也濒临破产。不仅如此,吸毒也让他的家庭阴霾笼罩。先是女儿服下农药结束了自己17岁的生命,而后老父亲也郁郁而终,妻子和缺少管教的未成年儿子相继染上毒瘾,被强制隔离戒毒。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姜海峰痛下决心戒毒。他把自己关在家里,最开始几天吃啥吐啥,7月份的天,他身上却冷得发抖。最难熬的时候,他开车把自己拉到黄河边,锁上车门,生生地把毒瘾扛过去。用姜海峰的话形容,戒毒的过程就“像死过一回”。

  戒毒成功后,姜海峰产生了再创业的想法。2016年初,在永宁县禁毒办的协调扶持下,姜海峰用领到的一笔房屋拆迁款在乡下租了一个闲置老村部,购买了几台抽纸生产设备,和妻子一起创办了绿原风劳务有限公司。为了让更多吸过毒的人和自己一起走上正途,姜海峰决定只招收戒毒康复人员。

  公司的员工姜某在吸毒前曾任村支书。他前前后后经历了三次强制隔离戒毒,但每次都是放出来没几天又复吸了。2016年,他再次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后,加入了姜海峰的团队,负责耕种公司流转来的300亩土地。充实的工作让他最终走出了毒品的阴影。

  目前,绿原风劳务有限公司已为22名吸毒康复人员提供再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大大增强了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

  绿原风劳务有限公司只是宁夏就业帮扶基地的其中之一。我区建立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帮扶基地,集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社会资源促进吸毒人员就业扶持工作,涌现出灵武阳光特色帮扶产业、永宁县“绿原风”劳务帮扶、沙坡头区“一米阳光”就业服务平台等一批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帮扶示范典型,最大限度帮扶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针对吸毒人员戒毒巩固困难、难以回归社会的突出问题,我区出台《宁夏吸毒人员全流程管控工作规范》,确保各项管控措施无缝衔接。在全区246个乡镇全部建成标准化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依托宁夏吸毒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推行吸毒人员双四色动态网格化分级分类管控,形成吸毒人员强戒出所接茬、社区戒毒康复、帮扶回归社会的全流程管理服务模式,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脱失吸毒人员基本“清零”。

  今年,我区实施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对正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学员开展修理、手工制作、农牧技术等就业率高、回归安全的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戒毒学员技能培训合格持证率达90%以上,并统筹利用教育培训、就业安置、民政抚恤、社会保障等各种帮扶手段将符合条件的戒毒康复人员列为精准扶贫对象,扶持就业人数占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总人数比例达到95%以上。

  狠抓毒品预防教育,防范青少年染毒

  禁毒工作光靠打击是永远“堵不住毒”的。禁毒,除了要打,还要宣传,才能持续加强禁毒工作。

  宁夏禁毒聚焦宣传教育运用“互联网+禁毒教育”思维,部署打造100个自治区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建成19个集数字阅览、VR体验、禁毒创意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校园禁毒图书角,定期组织开展禁毒才艺大赛、知识竞赛等赛事,在社区(村)、中心广场、交通站点等场所打造特色化禁毒宣传长廊和橱窗,在KTV、网吧等场所设置禁毒宣传角和屏保,区、市、县三级全部建成面向公众开放的禁毒科普教育基地。

  在狠抓全覆盖宣传教育不放松,今年以来,我区推动毒品预防宣传向智慧多元升级。在升级改造宁夏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落实动态管理、复验摘牌。组织青少年禁毒文艺巡演活动,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开展禁毒知识竞赛、禁毒美术作品展等活动,持续巩固“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成果。

  同时,开展全民禁毒诗文大会、禁毒书画摄影征集大赛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宣传工作,全面掀起禁毒宣传的高潮。并充分运用互联网+电子影音播放设备等科技手段,在人员密集场所统筹布建电子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已建成的教育基地要实现常态化开放。各地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农村和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候机室等场所,开展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靶向式宣传教育,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探亲旅游人员和返乡农民识毒、防毒、拒毒能力。

  ■相关案例

  隐身于“洗衣液”中的毒魔落网

  近日,西吉县公安局在自治区公安厅、固原市公安局禁毒部门的大力指导和相关业务部门及天津市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经过10个月的艰苦侦查工作,抓获涉嫌制造、运输、贩卖毒品的犯罪嫌疑人代富某等犯罪嫌疑人6名,现场查获含有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晶体状和液体状毒品11.6公斤,查扣制毒工具30多件,捣毁制毒窝点1处,成功侦破了“5·15”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打掉了一个横跨宁夏和天津的制造、运输、贩卖毒品犯罪团伙。

  2018年5月,西吉县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在侦查工作中发现,西吉籍村民代富某有制造毒品的重大嫌疑。在案件侦查初期,考虑到代富某曾有两次犯罪前科且反侦查意识强,制毒案件现场又位于农村居民区域,犯罪嫌疑人住宅没有院墙,视野开阔不便于隐蔽侦查等诸多困难,专案组遂决定白天以分组化妆侦查,晚上在犯罪嫌疑人住宅附近蹲守或跟踪嫌疑人为主的侦查手段,以尽快确定具体的制毒窝点。

  专案组成员围绕犯罪嫌疑人住宅,并向周边住户延伸开展深入仔细地查访,经过连续7个昼夜的艰苦奋战,最终确定制毒窝点就在西吉县公安局西边、直线距离不到100米的代富某父亲的庄院内,这对案件的迅速侦破打开了缺口。为及时准确掌握犯罪嫌疑人活动情况,专案组又在代富某家附近设立了具体的盯梢点,开展24小时不间断侦查。

  据侦查,代富某有时一天都不出门,偶尔从房间走出也很快又返回,基本无规律可循。为此,西吉县公安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先后多次组织召开案件研判会,侦查员建议及时调整案件侦查方向、侦查措施,在蹲守的基础上,从嫌疑人购买制毒的原材料、制毒工具等作为主攻方向,寻找突破口。经过近两个月观察发现,代富某收、发的快递特别多,经过进一步侦查发现,这些快递都以洗衣液等日常用品为伪装,实则为制毒的原料、制毒工具。掌握了嫌疑人购买制毒原料的渠道,就为彻底侦破案件奠定了坚实基础。专案组决定“放长线、钓大鱼,继续经营,等待案件具备收网的条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专案组民警经过近一年的艰辛蹲守,同时经过对物流寄递渠道的调查,终于在2019年2月26日获取了犯罪嫌疑人通过物流向天津发货的重要信息,经研判,认为收网时机成熟。

  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遂带领专案组民警,迅疾于3月1日赶赴天津市,在天津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和相关分县局的大力配合下,于3月4日将正在交货、还做着发财美梦的犯罪嫌疑人代富某、代维某当场抓获。现场缴获通过物流渠道由西吉县递送天津北辰区的纸箱一个,打开纸箱后里面是洗衣液桶、袋包装的疑似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晶体1795克、液体2293克。随后将参与贩卖毒品的杨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在北辰区抓获。

  经过民警突击审讯,代富某、代维某对其在自己家中以生产洗衣液为掩护,秘密进行毒品制造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与此同时,西吉县公安局也对位于吉强镇何洼村的制毒窝点展开了现场勘查,制毒中心现场在代富某父亲的套房内,面积约20平方米。进入中心现场,就如同进入了一个化学实验室,里面的制毒工具、器具、化学药品、材料等一应俱全。现场发现并扣押疑似毒品甲基苯丙胺液体7500克,扣押离心泵、反应缶、漏斗、磁力搅拌器等制毒工具,烧杯、玻璃容器等制毒器具共计30余件,还扣押了甲胺、乙酸乙酯、乙醇、硫酸、二甲苯、铝片等制毒原料及与案件有关的其他证据材料。至此,该案件成功告破。(记者 董静怡 通讯员 秦鸿宾)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任岚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