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缘叶栾。
栾树。
已经入秋,凉风习习,一场场秋雨让银川的初秋景色如调高了饱和度一般,入眼极具舒适感。有一种树撑起了别样的景致,它就是开着灿灿黄花、结着如盏盏灯笼般果实的栾树。
草木档案
栾树:别名木栾、栾华等,是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纵裂;皮孔小,灰至暗褐色;小枝具疣点,与叶轴、叶柄均被皱曲的短柔毛或无毛。聚伞圆锥花序长25-40厘米,分枝长而广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伞花序具花3-6朵,密集呈头状;花淡黄色,稍芬芳;花瓣4,开花时向外反折。蒴果圆锥形,具3棱,长4-6厘米,顶端渐尖,果瓣卵形,外面有网纹,内面平滑且略有光泽;种子近球形,直径6-8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下月迎来最佳观赏期
夏末秋初,如果想从植物身上提前感受秋天的味道,栾树是最合适不过了。它对于秋天的意义,相当于迎春花在春天的地位,9月份是最佳观赏期。等到11月初果实逐渐长大,经过霜打以后,果皮变成红色会更加绚丽夺目。
走在亲水街黄河路交叉口附近,路边大片的栾树已经开始“吐色”,有些树上的果是绿色的,有的橘红,还有红褐色的,层层叠叠很有立体感。最抢眼的是挂在树顶的果实,像一串串红灯笼,还有纸一样的三片果皮包裹着果子,奇特的样子让人忍不住驻足好好观赏一番。远远望去,绿色、红色、黄色三色交织,显得特别妖娆,风一吹,还有金黄色的小花打着旋儿飘下。
“第一次见到栾树的时候并不认识,就是觉得它太美了!”家住宁大南校区附近的市民刘女士说,最近她经常陪家里老人散步,每次看到街边的栾树就要多看几眼。“就像一个特别大的华丽的伞盖,上面装饰着密密麻麻的果实,我家孩子叫它‘铃铛树’,说那些小果实特别像小铃铛。”
宁夏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强介绍说:“现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栾树,比如在亲水街和黄河路、北京路两个交叉口附近,都能看到大片的栾树。”
《山海经》里有记载
“平时大家经常看到的品种,是北方栾树。在宝湖路民族街的交叉口还有一片全缘叶栾,这个品种比较少见。”朱强介绍说,全缘叶栾的小叶通常全缘,有时一侧近顶端边缘略有锯齿。而北方栾树的小叶边缘有稍粗大、不规则的钝锯齿,近基部的齿常疏离而呈深缺状。看起来区别还是很大的。
栾树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张訸介绍说,早在先秦时期的《山海经》里已有关于栾树的记载:“大荒之中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栾。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大禹在云雨山看见的栾树生在红石头上,那石头的颜色是根据栾树的红灯笼想象出来的,“灯笼树”也许就是从这得名吧!云雨迷蒙,红石生绿树,绿树红灯笼,这神话故事里描绘的栾树真美。
栾树在古时又称“大夫树”。班固的《白虎通德论》记载:“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在葬制严格的古代,从皇帝到普通老百姓的墓葬按周礼共分为五等,其上可分别栽种不同的树以彰显身份。士大夫的坟头多栽栾树,因此栾树又得“大夫树”之别名。
全身上下都是宝
除了具有观赏作用,栾树还是一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的树木。朱强说,而且因为其体态高大,种在小区里还能起到减少杂音的作用。“虽然栾树的叶片不大,但是有着很强的吸附作用,能够有效吸附灰尘,还能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散发出大量的氧气,使空气更加清新。”
除了观赏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其实栾树全身上下都是宝。朱强介绍说,栾树的树干可以用来制作家具,树叶可以做蓝色的染料,花能提炼成黄色染料,种子也可以榨油食用,果实等还可以提制出栲胶,有着非常多的工业用途。“栾树的根还能入药,有消肿、止痛、活血、驱蛔虫的作用,它的花能清肝明目,清热止咳。”
(记者 王敏/文 图片由朱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