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细“治”入“微”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彭阳把“上访村”变为小康村的传奇故事
2023-09-11 18:26:01   
2023-09-11 18:26:01    来源:宁夏法治报

8月30日,在彭阳县白阳镇茹河街社区法官工作室,驻社区法官、社区工作者、社区警务人员共同调解纠纷。

  8月30日,在彭阳县白阳镇茹河街社区法官工作室,驻社区法官、社区工作者、社区警务人员共同调解纠纷。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基层社会治理头绪繁多,我们处在最前沿,不能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要在创新中找到抓手,把基层治理得更好……”8月30日,彭阳县白阳镇中庄村党支部书记闫生栋深有感触地说。闫生栋是群众眼中的“点子王”“实干家”,正是有了一批他这样的“能人”,彭阳的基层社会治理才“枝叶茂荣”。

  以“孝”撬动治理新支点    

  中庄村位于白阳镇东北部,距彭阳县城12公里。穿过金鸡坪,红砖窑洞格外显眼,柏油马路旁路灯矗立,中国结式宣传牌上各种标语非常醒目,路边的崖背上红瓦、农具等装饰成发展的图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这美丽画面的背后,是一个“上访村”变为人均收入高于全县水平的小康村的传奇故事。

  “百事孝为先,一个孝顺的人肯定不是糊涂蛋,肯定能明事理……”闫生栋说。

  中庄村致力于孝心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作用,围绕讲时代故事、做时代新人、树时代新风和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内容,开展道德讲堂、典型事迹宣讲等活动100多场次,讲述身边道德模范事迹25人次,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带动村风民风向善向好发展。组织开展“孝道之星”评选活动,自2015年开展以来,先后评选出“孝道之星”12名,设立“孝道黑红榜”,“红榜”年年更新,“黑榜”一直空着——村民们都唯恐“上黑榜”。村民牛治刚2015年被评为“孝道之星”。现在,他家被彭阳县文明委授予“文明家庭”称号,被自治区妇联评为“最美家庭”,被自治区孝文化发展促进会评为“孝老爱亲家庭”,他本人当选为宁夏第一届孝文化发展促进会会员。组织由村民认可的孝媳、孝儿、孝女、贤婿等组建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传授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经验,使其成为群众可对照学习的榜样。

  走进中庄村“孝道之星”何国玺家,他89岁的老母亲坐在装修一新的窑洞炕上,他的妻子在家伺候婆婆,一会喂吃的,一会喂水喝。“姊妹8个谁都不如我弟弟和弟媳,真是孝顺我妈。”来看母亲的何国玺姐姐说。

  中庄村以“孝道之星”传承和发扬孝道的同时,推行基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修订村规民约,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联系志愿者为村里老人理发、为留守老人打扫卫生,村医为老人免费体检……一件件好事善举,于无声处,将孝念厚植于村民心中。

  11000亩高标准农田在20天内全部完成,没有发生一起因丈量新地块产生的纠纷;流转1100亩地引进福建一企业,没有村民阻挡企业施工和发展,100多位村民在中庄园区打工……如今的中庄村产业兴旺,村民和睦。“我们村没有大的矛盾纠纷,如果有小的矛盾纠纷,都能及时化解,根本出不了村。”中庄村村民说。(下转02版)    (上接01版)

  以“创”推动治理大融合

  加强基层治理,要突出民意导向,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科学精细施策,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为民温度,畅通基层治理“血液循环”。

  彭阳县法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1+3”工作机制,积极发挥司法参与、推动、规范、保障作用,不断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探索出“四快”办理、“三联”化解、“两个结合”、创建一个“无讼村居”的“4321”诉源治理新模式,以司法之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推进乡村基层治理。

  2022年9月,赵某雇用吴某在其承包的农村自建房工程中干瓦工。工程结束后,赵某应向吴某支付劳务费11000元,但赵某拖欠5700元,吴某多次催要无果。2023年8月21日,吴某向彭阳县法院起诉,要求判令赵某支付剩余劳务费及打车费6100元。彭阳县法院受理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可以采用更方便快捷的“调解员+法官”联动诉前调解模式进行调解,于是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该案分流至诉前调解中心,由特邀调解员组织进行调解。经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赵某承诺在一个半月内向吴某支付剩余劳务费。后彭阳县法院依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彭阳县法院设立5个社区法官工作室和12个乡镇法官联系点,依托基层法庭、法官工作室和法官联系点,搭建辖区全覆盖的诉源治理网络,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推行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将简单案件委派至诉前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并指派法官对诉前调解协议“把脉问诊”,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即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形成快立、快调、快审、快执的纠纷解决机制。注重部门协同联动,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优势,建立“法庭+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联调机制,构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联动”格局,实现乡村治理工作联动。注重法治宣传和司法实践相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作用,使当事人对法律红线看得清清楚楚、对法律底线感受得实实在在。将“万人成讼率”纳入平安彭阳建设考核,大力推动“无讼村居”创建,为古城镇王大户村、孟塬乡牛塬村、小岔乡柳湾村3个首批“无讼村居”授牌,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基层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

  8月30日下午,东昂景苑2户居民因房屋漏水发生矛盾,双方就维修处理和赔偿问题多次协商未果,希望通过社区调委会调解解决问题。受理双方诉求后,社区调委会立即组织社区警务人员、驻社区法官、社区工作者等对纠纷进行调解。经现场调解,双方达成“维修至满意”的协议。

  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不是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彭阳县白阳镇茹河街社区党支部与共建单位携手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党员领单”的服务模式。面对群众更加多元的诉求,以社区党支部为支点,吸纳社区共建单位、“双管双责”报到单位等在社区党支部中安排兼职委员,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协调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和难题。同时,推行“1+X+N”综治大联防模式,1名民警2名辅警在社区建室安家,红、黄、绿三色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有效运行,初步建成互联网+联防体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00余件。

  一只蜂酿不成蜜,一颗米熬不成粥。彭阳县扎实推进固原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1+3”工作机制,激励各部门各显其能,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用共治提升基层治理的凝聚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大变革时代基层治理方式与时俱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将牢牢抓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这条基层治理主线,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格局,努力探索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适应地区差异、满足人民需求的基层治理方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彭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安续堂说。(记者 马琳 文/图)

【编辑】:张静
【责任编辑】:张静
【宁夏手机报订阅: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分别发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