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温室大棚“春色”满园关不住


 

  四月的春天,大地变绿,百花盛开,也呈现出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4月12日,记者走进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的蔬菜大棚基地,一栋栋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棚内种植的优质西红柿、吊瓜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菜农们来回穿梭,采摘、装箱和搬运,一筐筐打包好的果蔬搭载着菜农丰收的喜悦运往村头分拣中心。

  “我们基地共有768栋温棚,主要种植西红柿、吊瓜、乳瓜、梅豆、葡萄、草莓、樱桃等果蔬,种类繁多。”和顺新村村委会主任陈永东说,近期棚内的西红柿和吊瓜进入采摘期,“即采即销,从我们的分拣中心送往全国各地,供市民购买。”

  在村民王德顺的温棚前,已摘的西红柿堆成了小山,三五个村民正围坐一起一边聊着天,一边分拣、装筐。

DSC01064.JPG

  “我这栋6分地的棚,1年可种两茬西红柿。今年西红柿价好,平均每公斤地头价都在5.8元-6.2元,这头茬西红柿我已经卖了1.1万元,今天这些最少可以卖5000元,这一茬西红柿卖上3万元不成问题。”王德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王德顺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3棚吊瓜、1棚西红柿:“3棚吊瓜,1棚可产2500公斤,目前已全部以每公斤7.6元的价格签了订单,再过几天,我的吊瓜也可以上市了,就这4个棚今年收入10万元妥妥的。我们能这么顺利地将瓜菜销出去,而且卖上好价,离不开咱村上果蔬分拣中心的助力。”

  王德顺口中的分拣中心位于村头,占地5000多平方米。

DSC01075.JPG

  “以前没有分拣中心,小商贩到我们村地头收菜,不但挑三拣四,且压级压价,遇到市场行情不好,根本没有销路,如今,菜农不再愁卖难。目前,我们的分拣中心已吸纳了17家常驻批发商,每天有90多吨的果蔬从这里销到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陈永东说。

  在果蔬分拣中心,记者遇到了正在收购西红柿的批发商杨继科。

  “最近的收购价是5.8元-6元,这一筐价格150元-180元,拉两车我就能挣1万元。”杨继科告诉记者,他平均每天收购西红柿5万公斤,主要销往新疆,“如今,宁夏的蔬菜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从7月-10月,我收购的西红柿将运往上海。”

DSC01086.JPG

  为了确保“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今年以来银川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作为稳产保供首要任务,指导“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平稳有序生产,“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目前,全市瓜菜种植面积11.4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在田面积7.7万亩,鲜菜日均供应量约2000吨,包括番茄、韭菜、芹菜、黄瓜、甘蓝、辣椒、豆角,以及其他叶菜类蔬菜等20多个品种。

  在永宁县望远镇政权村设施园也是满园春色,绿油油的黄瓜舒展着身姿、嫩绿的豆角枝蔓布满藤架、红彤彤的西红柿鲜嫩欲滴……春天里的“菜篮子”蓄满能量,各类蔬菜“争鲜”上市。

  一大早,村民王峰夫妻俩便扎进了温棚:“这梅豆已到了采摘期,再不摘就要老了,等会贩子上门收购,我们得早早做好准备。”王峰说着话,手里的活可没有丝毫的减慢。

DSC01102.JPG

  今年,王峰种了4棚芹菜,2棚梅豆:“从3月28日开始摘梅豆,到现在1个棚已卖了1万元,这两天的价虽有所下降,但这两棚的梅豆最少可以卖3万元,加上4栋棚的芹菜,收入过6万元没问题。”

  “今年西红柿的价格高,这茬梅豆25日左右就拉秧了,我准备6月份也种一茬西红柿,别看这‘菜园子’不大,但可以让咱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王峰自信地说。(宁夏日报记者 张瑛 文/图/视频)

推荐视频

我要分享